寓教于乐

作者: 幻宇宸空 | 来源:发表于2021-04-26 22:58 被阅读0次
婴儿可能比成年人更适合做科学家。成年人总会关注那些已知的东西,而忽略那些可能会动摇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我很认同。及时不是婴儿,作为初入职场的人员,他们的新点子,新创意就会比老员工多。为什么?因为思维没有固化,没有被圈定在条条框框中。而孩子们的每一个你可能觉得天马行空的想法,可能就会是新的创新。作为父母,我们不要给予他们过多的思想束缚,相反,我们要去开发和接纳,去聆听他们的声音。

而通过游戏,也一样可以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潜能。

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

在人类儿童中,早期的打闹游戏与长大后更好的社交能力有关。当然,也许正是因为拥有社交能力才让这些孩子有更多机会与其他孩子玩耍。

幼时的玩耍经验不仅会促使大脑产生这些化学物质,还会使大脑对这些化学物质更加敏感,从而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可塑性。

聪明的动物对一切都感兴趣

作者通过小老鼠的实验证明,有东西玩的小朋友有助于大脑发育的可塑性。

在各年龄阶段几乎所有的大脑发育测量中,那些有东西可以玩的老鼠都发育得更好。它们的大脑比其他老鼠的大脑发育得更大,有更多的神经连接和更大的前额叶区域。就像活蹦乱跳、打打闹闹的老鼠一样,它们大脑中产生的有助于学习的化学物质要比在普通笼子里长大的老鼠多。同样,玩玩具似乎也有助于大脑的可塑性。对其他动物来说也是如此,比如猴子。

再比如幼鸟。幼鸟能有机会玩弄叶子和树枝,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成功的和失败的,聪明的和愚蠢的。这使它们能够发展出在成年后非常引人注目的高智商行为,至少在使用棍棒方面如此。

玩玩具就是在做科学实验

当你让一个学龄前的孩子独自玩一个有趣的新玩意时,他们很自然地会将它把玩一番。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孩子的把玩方式刚好就能让他们得到弄懂这个新玩意所需的信息,对这些孩子来说,玩耍就是做实验。

所以孩子们的玩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了解了玩具,而他们玩️玩具的方式反过来又取决于他们对玩具如何工作的看法。

当婴儿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会看得更久一些。另一方面,婴儿对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一种积极的渴望。

种种实验表明,婴儿可能比成年人更适合做科学家。成年人经常受到“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的困扰,我们会关注那些已知的东西,而忽略那些可能会动摇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

相关文章

  • 寓教于乐真的是寓教于乐吗

    寓教于乐真的是寓教于乐吗 --------------------------------------------...

  • 寓教于乐

    昨天晚上,给儿子听写英语单词的时候,我仍旧扮演着陪读的角色,我和他同时一单元一单元的抄写英文中文,再把每个...

  • 寓教于乐

    很多时候我真的是很搞不懂宝爸耶?不就一部手机么?有什么好看的?他也还不算着迷到机不离手废寝忘食的地步,可为...

  • 寓教于乐

    看过一个演讲故事。 一位教授拿起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

  • 寓教于乐

    喜欢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所以想尽可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昨天考单词,发现情况不乐观,回来反思...

  • 寓教于乐

    下午放学回家,小乐照例边写作业边说个不停。随后问了我一句,妈妈,什么叫“喋喋不休”? 我笑着说,你刚才这样不停的说...

  • 寓教于乐

    丫头一直在上英语早教课。老师每次上完课都会给家长们发一段英语视频,小朋友回到家之后需要对照视频进行练习并在家...

  • 寓教于乐

    岁月如流,从教生涯已悠悠数载。我喜欢与学生尽情地在语文课堂的思想原野上恣意驰骋,共同去领略“诗仙”李白的浪漫情怀...

  • 寓教于乐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这是孩子最近看的巧虎光盘里面的一首诗,...

  • 寓教于乐

    最近在课堂上有些思考和感悟,因为上的是小学生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表扬语言的运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寓教于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yy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