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棵树诗歌预言,梦,真理,奥妙
“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

“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

作者: 慧小田哲思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7:19 被阅读133次

作者周国平,节选自《尼采与形而上学》译林出版社 / 2012

积极虚无主义本身还不是新价值的创造,而只是通往新价值创造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决定性的第一步就是否定一切价值。为了克服虚无主义,尼采把虚无主义推至极端,提倡一种彻底的或称最极端的虚无主义。这是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战略。

“彻底的虚无主义(die radikale Nihilismus)就是在涉及人们所承认的最高价值之时,确信生存是绝对没有根据的;包括这一识见:我们毫无权利设想一个似乎‘神圣’、似乎是真正道德的彼岸或物自体。”[《强力意志》第3节,第10页]

“不存在真理;不存在绝对的物性,不存在‘自在之物’ ———这无非就是虚无主义,而且是最极端的虚无主义(der extremaste Nihilismus)。它恰好把事物的价值置于这一境地:过去和现在均无实在与此价值相对应,相反,事物的价值无非是价值设立者方面力量的标记,简化成为生存的目的。”[《强力意志》第13节,第16页]

“虚无主义最极端的形式就是认为:任何信仰、任何信以为真都必然是错误的,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真正的世界。于是,一种透视的假象,其根源是在我们身上。”[《强力意志》第15节,第17页]

用一个简短的公式来表达,就是:“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Alles ist falsch! Alles ist erlaubt!)”[《强力意志》第602节,第414页]前一句话针对世界而言,后一句话针对人而言。

形而上学的大前提是存在着一个“真正的世界”,它被视为现实世界和人生的根据。“一切皆虚妄”从否定这个大前提开始,确认了世界和人生的没有根据。由此必然得出结论:一切关于世界和人生的解释都不是真理,而是信仰,是无实在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设置,其根源只能从主体方面去寻找。尼采把认识归结为价值,又把价值归结为透视的假象,其用意是要把一切世界解释,包括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的世界解释,置于平等的地位:不是在真理面前平等,而是在“不存在真理”这一点上平等。然后便可以立足于生命树立新的价值尺度,提出尽管也是“虚妄”的然而有利于生命的新的世界解释了。他的透视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委实包含着这一番反形而上学的苦心。

尼采把他的彻底虚无主义看作是对悲观主义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我的革新———悲观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理智的悲观主义;道德的批判,终极安慰的取消。”[《强力意志》第417节,第283页]这可从两方面见出。其一,叔本华继承康德,仍把世界分成现象和“自在之物”。他否定人生和世界,是因为人生和世界的根据———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恶的。尼采取消了“自在之物”,人生和世界的无意义不是因为有一个恶的根据,而是因为绝对没有根据。这是更深刻的悲观主义。其二,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出发点仍是历来的道德偏见,以善和幸福为最高价值,所以才对充满恶和不幸的世界及人生加以否定。可是,由彻底虚无主义的眼光看来,终极根据的丧失使善与恶、幸福与不幸的区分也归于虚妄,包括善、幸福在内的一切价值都丧失了价值。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是乐观主义的孪生兄弟,是寻求善和幸福而不得者的哀鸣,失意者的厌世。尼采的悲观主义却与乐观主义有着全然不相干的血缘,它否弃了一切道德论,无论是理想主义的还是幸福主义的。然而,正是从这种发展到了极致的悲观主义中,生长出了全盘肯定人生包括其中必然包含的恶和不幸的超悲观主义———酒神世界观。

由“一切皆虚妄”引出的必然结论是“一切皆允许”。在尼采看来,这是一种彻底解放的感觉。由于否定了一个“真正的世界”的存在,“无信仰”就获得了一种新价值:“价值感藉此重新变得自由,而迄今为止它都被浪费在那存在着的世界(按:与生成着的世界反义,即指真正的世界)上了[《强力意志》第585节,第405页]。”“地平线对于我们仿佛终于重新开拓了,即使它尚不明晰,我们的航船毕竟可以重新出航,冒着任何风险出航了,求知者的任何冒险又重得允许了……”[《快乐的知识》第343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272页]面对一切终极根据的丧失,只有那些宁要一把“确定性”、不要满满一车可能性的形而上学家才会灰心丧气[参看《善恶的彼岸》第10节。《尼采全集校勘学习版》第5卷,第23页]。真正的哲学家却因之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一位哲学家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休养:例如,他在虚无主义中休养。相信不存在真理,这虚无主义信念,对于那不断与十足丑陋的真理作战的认识界战士来说,是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强力意志》第598节,第412、413页]。他曾经和一切形而上学家一样苦苦追究终极根据,曾经为寻找不到这种根据而焦虑不安,现在他终于发现,这整座形而上学迷宫原属人工伪造,不禁哑然失笑了。既然“一切皆虚妄”,一切目的和意义都是人自己设立的,那么,他就获得了“一切皆允许”的彻底自由,既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目的,也可以暂时什么目的也不给,满足于无目的和无意义(慧田哲学公号下回复数字该题讲座)。他一面快意于旧价值的崩溃,一面快意于自己所体验到的自由的价值感。虚无主义改变了基调和风格,脱去悲观色彩,给人以解脱的狂喜,尼采名之为“狂喜的虚无主义”(ekstatischer Nihilismus)[《强力意志》第1055节,第689页]。

“一切皆虚妄”,尼采从中引出的进一步结论是:“应当珍视造型、简化、塑造、虚构的能力”[《强力意志》第602节,第414页],也就是珍视人类美化世界和人生的能力,由此发展出了尼采的审美世界观和人生观。既然对世界的道德解释和审美解释皆属“虚妄”,那么,人就完全可以从生命的利益出发决定取舍,以“艺术形而上学”取代道德形而上学。

由此可见,“一切皆虚妄”的本意是要揭露旧价值之“虚妄”,道德之“虚妄”;“一切皆允许”的本意是要“允许”创造新价值,“允许”对世界的审美辩护。彻底虚无主义是尼采“用来粉碎和扫除蜕化衰亡的种族,从而为新的生活秩序开辟道路”的“强大的压力和铁锤”[《强力意志》第1055节,第689页]。

相关文章

  • “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

    作者周国平,节选自《尼采与形而上学》译林出版社 / 2012 积极虚无主义本身还不是新价值的创造,而只是通往新价值...

  • 【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

    【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 无常是硬道理。 世间一切皆变,唯有无常是不变的。 人无论多么有力量,都改变不了无常。 ...

  • 一切皆虚妄

    当幸福和快乐来临时,当觉得自己开始清醒时,突然有种适应不了的感觉,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 总有种这样的感觉,似乎...

  • 一切皆允许

    昏昏沉沉的起床,估计是睡太久,脑子跟不上身体的节奏。 吃东西恶心,其实很饿。 到公司立马开始排泄,双腿没力气。 嘴...

  • 稀泥歌诀二----无记警言

    无记散乱大昏沉 贪嗔易戒痴难防 犹如温水煮青蛙 虚度一生无果终 虽说一切皆虚妄 真当虚妄真虚妄 一切皆由稀泥造 瞎...

  • 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python中的一切皆对象更加彻底在python中的一切皆对象比Java中的一切皆对象更...

  • 佛陀: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东方阳熹注释

    来源:道德真源《圣贤法语》栏目906篇 摘自:《圆觉经》白话译文 “善男子,虚妄浮心(一切后天心皆属“虚妄浮心”,...

  • 19年第34周:Go 我没对象-Golang语言 面向对象

    一、前言 Unix 一切皆文件 C++/Java/Python 一切皆对象 Golang 一切皆类型 二、Go为什...

  • 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

  • 相,皆虚妄

    Day 289 廢銅爛鐵读《透过佛法看世界》之“无欺的痛苦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显现都是假立虚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zc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