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一个低调沉稳的颜色,在斑斓的色彩里默然不语,虽不言语,却自有个性。
古代的颜色釉里是有褐色釉的,只是换了一个朴实的名字:酱色釉。酱色釉出现是还没有黑釉,用“抛砖引玉”来形容酱色釉的贡献也不为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d574c110761aa398.jpg)
酱色釉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东汉时期比较盛行,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黑釉的雏形。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烧制的酱色釉都还是纯色的,到了色彩丰富的唐代就变成配色了。
酱色在唐代虽然是作为点缀色,却是釉下彩装饰所用釉。什么是釉下彩呢?就是先在泥土素坯上画上一种颜色(最早用的是褐色),然后在表面施釉,再拿去烧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bc6bca2310b357da.jpeg)
我们看唐代流行的物品颜色都是比较富丽的,用褐色做的釉下彩,可能还是太朴素沉闷了点,最终没有流行起来。
但到宋代就不一样了,我们看宋代流行过的颜色有:青瓷、黑釉瓷、白釉瓷等,都是比较素雅的颜色,等酱色釉来到宋代,就像来到了主战场。
当时的吉州窑、耀州窑等多个窑口都在生产酱色釉瓷器,其中吉州窑的天目盏、玳瑁盏等,到现在都还很受欢迎。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9cf3a3ae11cfdf22.jpg)
到元明时期,酱色釉又沉寂了一段时间,在清朝又厚积薄发了,这是酱色釉最后的辉煌。清朝发掘出一种特殊的紫金土,用这种紫金土配出了一种鲜而不艳、沉而不闷的紫金釉,深受皇室喜爱,直到帝国衰落。
这酱色釉可能是众多釉色里面最为低调,却延续最久的颜色了。既能做得陪衬,也能上得舞台,这就是定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da1cfe5db2a99869.jpg)
接下来还要讲一个美丽的物品,是很多文玩爱好者都喜欢的,年龄很大很大的:琥珀。
琥珀是树脂经过亿万年深埋,自然形成的化石。据说我国发现的最早琥珀制品是在广汉三星堆发现的,竟然还是心型的,不知当年是属于哪个幸运的人儿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dd9b809dc7c0e4fd.jpeg)
最早出现与琥珀有关的文字是先秦时期的文献,里面记载琥珀可以预防一些疾病,它的药用价值一直被利用到现代。
琥珀最流行的时期是在唐末宋初,当时从波罗的海大量传入中国,在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传入其他国家了。所以文玩朋友们现在常看到有人卖西方回流的琥珀什么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ef0360e2e52a292b.jpeg)
不过我想此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古代流行琥珀原本就不是我国原产,说“回流”怕是不贴切的。
二是在古代,对于琥珀的定级还是比较严格的,明清时期文献有记载:“琥珀,血珀为上,金珀次之,腊珀最下。”那时候就有人为了提高价位,把腊珀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蜜蜡加热处理,变成金珀。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fbf55eb5c4693a38.jpg)
所以在古代,人们对于蜜蜡的收藏应当是较少了,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多“回流”琥珀都是蜜蜡。
我们现在流行蜜蜡,很多商家自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去加工成金珀。但高仿蜜蜡也是足以以假乱真,喜欢的朋友一定要找专家帮助鉴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