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遇无瑕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与晚春的晚上

《亲爱的安德烈》与晚春的晚上

作者: 天空蓝ss | 来源:发表于2018-02-01 10:15 被阅读74次

《亲爱的安德烈》与晚春的晚上

昨天阳光明媚,今天也阳光明媚。

我的心却不安着。
我怕外面的雪要融化完了。雪融化完了,我就会丢失我真切怀恋的静谧唯美中略带忧伤的瞬间,我不舍得。

前天下午我斜靠在床上看《亲爱的安德烈》。我把第26封信看完时,我抬起头看向窗外,我看到也感觉到那刚好是晚春的晚上。我惊诧于我的观感,然后是盈溢的感动,然后是隐隐的忧伤,然后是我置身于春风沉醉的晚上。

四季中我最爱春天,就像很多人最爱春天一样。如果把春天一分为二(早春和晚春)的话,那么晚春少了春寒料峭多了枝繁叶茂为春中“上品”。得晚春再得黄昏为得好时光。清逸不失率真、温暖不失静谧、光线微暗不失平和、春风轻掠水面涟漪不失波光点点。

我的窗台上放着几盆吊兰还有一盆金橘,绿意饱满。透过这七楼的窗户,我看到外面雾蒙蒙的,房顶上、树上、路上盖着厚厚的雪。我搓搓冻得发麻的双手,享受这扑面而来的感觉——晚春的晚上!

龙应台34岁时第一次做母亲,而这本书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她18岁的儿子而写。我庆幸我站在他们年龄中的位置上读这本书,我带着旁观者的窃喜。

盈溢的爱

不管是书信里还是所选的聊天记录里明白地,偷偷地盈溢着满满的爱。龙应台跟儿子玩此“游戏”的初衷是爱让她去寻找那个丢失的“小安安”,即便如今他已是安德烈。三年的书信沟通之后,龙应台说:“我至今不知他当初为何会答应,心中也着实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真的写了三年。”读到此处我暗自偷笑,安德烈明白着呢,这是他狡黠的爱。开始于游戏的这份爱他没说破,就像你当初没有道明一样,这里是安德烈胜了一筹。

这些爱随处可见。龙应台的紧张,安德烈的解释。龙应台对“性、药、摇滚乐”对“磕药”的紧张,龙应台对安德烈抽烟不满的看法,龙应台对儿子争取“交换生”落榜的安慰。安德烈偷偷爱着妈妈,他跟妈妈苦诉恋爱问题,他向妈妈反问一组“吓到”妈妈的问题。语言的背后是爱,是母子连心,如同是春风沉醉的春天里,妈妈在温柔的训着她多年不见的“小兽”!

真诚的沟通

这些沟通,与其说是沟通倒不如说是博弈。龙应台在守,安德烈在攻,爆发着他纯真的本性的爆发力!但妈妈不攻则已,一但反攻则“小兽”措手不及。妈妈用心地谨慎地温暖地控制着局把握着度!

这些沟通的面非常广,有审美、有文化、有理想、有想法也有爱。当然也有生活的不如意、有疑惑、有私人的情感、甚至话题里涉及的性等等。这些沟通真诚的叫我觉得温暖平和而安静,旁观的我如沐春风!我曾走过18到21岁,我现在是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我的教师职业让我接触到很多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亲爱的安德烈》这些沟通的层面让我在温暖中感到震撼。

敏锐的理解

在我看来这种敏锐的理解就像盈溢的爱一样贯穿着《亲爱的安德烈》。开始安德烈接受写信便理解了妈妈。妈妈们习惯于用妈妈的眼光看孩子,以至于我们老是觉得他们是孩子。他们偶尔的“成熟”,也会被我们看到孩子太多的幼稚所屏蔽和覆盖。换个角度,这在孩子的眼里刚好也会成为他们发现我们身上的漏洞,所以孩子敏锐的理解也是惊人的。

龙应台敏锐的发现安德烈对“你将来想做什么?”这个问题胡诌一通,看到这儿我偷偷地乐着。“小兽”被妈妈敏锐的理解捉着了。当然《伟大的鲍勃·迪伦和他妈》里,安德烈说:“别失落了,晚上一起出去晚餐如何?”这样的情节不止一次的出现,我把它定义为孩子对妈妈敏锐的理解。我们这时看到的还是一个长大的“小兽”,只是它源于对妈妈的理解傻傻的把自己装扮成了可爱的猫。

这是在春天里,落日低垂,春风拂过,妈妈不太老,孩子不太少,他们在这段时光里嬉戏。

彼此的欣赏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妈妈的艺术品,如此便是欣赏。不是吗?《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开篇便是欣赏。安德烈告诉龙应台《秘密的、私己的美学》,龙应台该是怎样的欣慰与欣赏。在这个地方我同“小兽”有了共鸣,我热爱美术,对颜料和构图有天生的敏感,安德烈话都说到了我的内心深处。安德烈与龙应台对嘻哈乐的探讨上,开始我的心悬着,后来是感动与佩服。相信龙应台内心最多的依然是对孩子的欣慰与欣赏!

作为老师我经常听到“恨铁不成钢”,其实我想说不管是老师和家长我们都可以“恨铁不成钢”。但有个前提是“我们不是一滩烂泥”。自己一滩烂泥,还对别人恨铁不成钢!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一直信奉老师与家长当一条心:我们不是一滩烂泥,所以我们要对你恨铁不成钢!

安德烈在内心深处对母亲除了爱还有敬仰的,这种敬仰便是欣赏。“游戏”的本身是值得孩子欣赏的。“轻狂”与“清狂”之别是值得孩子欣赏的。龙应台对安德烈一组反问的回答是出乎安德烈意料的但也是让安德烈欣赏的!特别是对生命“败坏”的解读,安德烈是在欣赏后领悟着的。

尽力的教育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用心尽力的写着,安德烈不知不觉的被教育着。我静静地读者,学习着,反思着。

龙应台是作家,是文化部部长。安德烈的父亲是外交官,德国人。安德烈是个帅气混血小伙子,从小接触的是多元的文化。我是《亲爱的安德烈》的读者,我是一个县城中学的教师。自然,我不是文化部部长,我的学生没有混血儿,我的学生极少有机会像安德烈一样“设身处地”地接触多元的异国文化。但教育依然在进行着,教育无处不在。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对学生对孩子的教育也当尽力而为。我们尽力地做好自己,我们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我们尽力地自我反思,我们学习,我们尽力地寻找教育的好方法!我们用饱满热情为了孩子们,我们学着科学地爱、真诚地与孩子沟通、敏锐地去理解,我们争取让自己与孩子彼此欣赏着!

此时,我发现窗外的雪依然没有融化完!我的窃喜满满的,心中暗自匿笑!春天在哪里,我搓搓双手!晚春的晚上来时,春风微拂,我要好好的比对,是否如同今晚春风沉醉!

2018年1月31日晚

相关文章

  • 《亲爱的安德烈》与晚春的晚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阳光明媚,今天也阳光明媚。 我的心却不安着。我怕外面的雪要融化完了。雪融化完了,我就会丢失...

  • 与龙应台老师再次对话(——读《目送》有感)

    一次与龙应台老师对话,是在前年读《亲爱的的安德烈》,所以今儿说“再次”。读《亲爱的安德烈》时,特别羡慕龙老师面对亲...

  •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

    本书为台湾作家龙应台“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之二,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三...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

  • 【12月读书清单汇总】 玫瑰不慌

    【读书清单1201】亲爱的安德烈 【读书清单1202】《亲爱的安德烈》 【读书清单1203】《过你想过的生活》 【...

  • 2018-11-16

    今天共读了《亲爱的安德烈》之《年少不轻狂》与《对玫瑰花的反抗》。 在《不轻狂》中安德烈谈到关于年轻、青春,关于喝酒...

  • 当一群人叫嚣着正义时,我就感到害怕

    亲爱的龙阿姨: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的《第13封信 向左走,向右走》是我看得最懵懂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你与安德烈...

  • 亲爱的安德烈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

  • 亲爱的安德烈

    文/Red 我仍记得那年你骑着自行车跌跌撞撞的闯进我的世界里 你棕色的头发落满雪迹 深色的瞳仁倔强不羁 你说“嘿,...

  • 亲爱的安德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爱的安德烈》与晚春的晚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zg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