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这不是一份工作总结,而是一份打脸检讨

这不是一份工作总结,而是一份打脸检讨

作者: 封兄胖胖熊007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23:14 被阅读0次

    【师北辰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更换工作已经10月有余,我从电商行业采销运营转变为医疗信息化行业产品经理,一路走得并不太顺畅。当面对这次的写作主题,申请上级岗位时,我不禁对照自己,这10个多月的工作是否能达到我换工作时的预期,个人的成长又是否能匹配领导的岗位?很遗憾,有不少不足和值得反思的地方,整理如下,既是对个人这1年多来前后两份工作的反思,也希望可以为准备跨行业、跳槽、想进入产品序列的小伙伴一些借鉴。

    多听、多看、多做、多想,但不要太快做决定

    我换工作的初衷是觉得原有的岗位不太能发挥我的潜能,能提升的空间不大,相应的能力也没有进一步的提升。当人的心里萌发一种想法时,自我实现的预言就开始生长。人一旦认准了某种想法,大脑自然而然会寻求一堆理由来支撑这种想法的正确性。当我觉得之前的工作不再能获得提升之时,我就有强烈的动机去换工作,以至于我在仅投了三四家公司,面试两三次之后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现在的公司。

    我并不是在说我现在的工作不好,只是回过头来看,当时的选择太匆忙。当时的感觉一方面可能是成长的疲劳期,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没有去深挖工作带来的种种机会,以至于领导不停地给我描述新零售的图景时,我完全听不进去,结果今年在5分钟商学院中不停地听到新零售的巨大机会时,心中唏嘘不已。任何工作有没有积累,取决于看待它的方式,做它的人,而不在于工作、事情本身,这是换工作给我带来的反思。

    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也是一时兴起,在换工作的过程中思考到底做什么时,就觉得要找一个有积累的职业。个人又比较喜欢逻辑思考,当发现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有某些侧面和自己挺贴切时,大脑自动运转起来,给自己成为产品经理脑补了各种优势。决策不能纯考脑补,搜集信息、全面评估远比想当然更重要。我就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很适合做产品经理,一方面满足了我换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似乎还和我的性格、思维方式挺贴切。但我的另一方面其实不太适合做产品,我没有明显的好无,也不是总是去玩最新的APP,没有各种强迫症,也不太擅长设计等创意类事情,如果一开始我看到的是产品需要的另一个侧面,可能我也没有那么急切地就加入产品经理的队伍。

    把不舒服的事情练到舒服为止

    总之,我加入了新的公司,成为了产品经理,整体适应还不错。毕竟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另外也是十分好强的人。但毕竟换了完全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有太多的事情做起来没那么顺手,没那么简单,那这时要怎么办呢?先做,重复做,做的过程中还会感觉不舒服,一直做到习惯甚至舒服为止,个人的能力圈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扩大。比如我现在在写的这篇文章,这个主题我很纠结,因为它令我不舒服,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工作的过程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的文章跑题了,写的也不够精彩,但这并不妨碍我打败我想放弃这份作业的念头,动手写起来。

    产品经理是非常需要和各个合作条线沟通的人,我以前的工作更习惯使用工作聊天工具即时处理工作,不太习惯一天到晚不停地打电话。但新的岗位不仅要求我大量沟通,另外由于研发产品两地的问题,远程通讯成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在沟通磨合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受不了通过聊天工具沟通的效率,多半都会把需要沟通的问题准备好,通过语音通讯来解决,这就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我也觉得打电话比打字更加舒服了。

    不忘初心,方能有所成就

    工作总有倦怠期,能力提升也总有瓶颈,每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线性的,总要在曲折中前进。当成长有所放缓时,不要怀疑自己,时常想想自己初入职场时的冲动,想想自己期望达到的高度,继续在时间的纬度积累自己的能力,成长的路上,每一步都算,工作的路上亦是如此。只要在努力,结果就不会太差。

    但这并不是说不进行思考,对我而言,除了专业的技能,多元的知识结构更加重要。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模型、更多的经验来汇聚成思考的熔炉,多听、多看、多做、多想,不忘初心,定能方得始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不是一份工作总结,而是一份打脸检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zt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