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首诗,以一位已婚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准备回娘家探望父母之前所做的事情和快乐的心情。
第一章是环境描写:山谷中的葛藤粗壮又茂盛,黄鸟翩然而飞,最后落到灌木树丛上,它们喈喈地叫声听上去和乐欢快,像唱歌一样动听。这几句环境描写,交代了劳作之地,也烘托了女子的快乐心情。做完所有的家务,就可以回许久没回的娘家,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境由心造,所以即使是在劳动,但眼里看出来的景物也是美好的。
第二章写女子的劳动过程:她割了一大堆山谷中的葛藤,背回家后放在水中煮,然后根据葛的质量进行归类,有些制成细葛布,有些制成粗葛布,裁之为衣,穿在身上舒服极了。
做衣服,大约是古代女子最主要的任务,头等大事完成之后,女子就可以考虑回娘家的事情了。
第三章描写了女子为回娘家而作准备。向女师汇报。她要告假回娘家去了。去前,得先把内衣外衣洗了,把干净的不干净的衣服整理了,总之,把分内事全部打理好了,就回去看父母了。
此诗中的疑点是“师氏”。师氏,到底是家中的女管家,还是教她女工的女师?似乎两者都可以理解。不过,可能理解为女管家更好一些。她要回娘家,先把这事跟家中的女管家说一下,让女管家帮自己整理一下衣物:哪件该洗,哪件不该洗。有管家,这应该是富庶之家,而富庶之家的小媳妇还要从事采葛、制衣、洗衣等劳作,可见这小媳妇当是一个贤良淑德之女,正应了《关雎》篇中所写的“君子”的择偶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