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论教育【婴童篇】
卢梭总结的育儿经也保持着一贯的哲学味,“初生的孩子就已然是学生了,是大自然的学生”。显然卢梭在《爱弥尔》里,并不会为家长或老师提供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而是提倡一种观念,即自然的力量才是老师,我们只是在大自然的安排之下研究,留心不让他人阻碍自然的顺序,看守这个婴孩,观察他,期待从孩子的心智之中散发出来的第一道微弱的光芒。
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Jennifer Senior认为今天家长的角色变得更为复杂,被时代赋予了全新使命,成了父母之后总是要学很多新知,然而大家懂越多却常常越焦虑。Jennifer Senior教大家做减法,认为焦虑不来自于知识储备的多寡,而在于对自己孩子的不了解,因为养孩子永远没有剧本,是一场票房堪忧的即兴演出。我想,Jennifer的家庭教育的减法运算或许还是应该有一个趋于零的结果,可能就是卢梭所谓的自然的力量;这场即兴演出可以没有剧本,但可以邀请大自然担当导演。或许将这两位古今学者的观点拉在一起有些牵强,但是既然大家对各种育儿观都心存诟病,何不向简单哲学回归。《爱弥尔》一书也仅仅想警示世人,在育儿的各个时期,与其做错太多,倒不如什么也别做,遵从自然的法则。在这场“养育本身就是一场伤害”的即兴人生演出中,我们努力去做到尽可能少的伤害他们,却又不刻意使他们远离大千世界的“伤害”。
1.感觉创造经验知识
卢梭论教育【婴童篇】我们常常陷入教育的误区,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过分地关注了人类知识宝库中少数学者特有的部分(如艰深的数理知识),我们很少会留意那种共有的经验,因为这些知识大部分是我们在拥有理性的年龄以前就获得了,(但成人之前的儿童需要我们的指导)然而不恰当的指导就可能是误导。卢梭指出:初生婴童就像动物一样正在学习那种共有的经验,学习使用感官,学习满足种种需求,但是就像刚刚逃出鸟笼的金丝雀因从没用过翅膀而不会飞一样,他们所有的尝试看起来明显是没有信心的。
注意虽然没有强调,但联系前后文我认为卢梭是想告诫我们,婴童最初的学习是使用感官。因为生命刚刚破晓的最初,记忆力和想象力还不具有功能,孩子们只能注意到那些对他的感觉有影响的东西,而他感觉的经验则是想法的原材料。
因此,我们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防止婴童在成人的错误指导下误用了感官(甚至是损害了感官)。第一,“孩子唯一应具备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习惯。”从抱哄孩子的手势,到安排进食休息的时间,再到孩子睡躺的姿势,都不应该一成不变。一切都保持自然的习惯,让他愿意怎么样就怎样,以便让他运用自己的体力,支配自己的自由。第二,我们必须对他能看见的一切加以选择。自然的人对一切新鲜的东西都感兴趣,但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柔弱,因此害怕一切未知的东西。消除这样的恐惧的最好办法,就像乡下人见多蜘蛛以后便不会害怕,我们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新鲜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又不至于对孩子产生不良习惯的影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满足,而不产生类似于条件反射的习惯)第三,让他看见的东西有适宜的次序,未来某天,记忆力也将按同样的顺序为他的理解力提供素材。不过,既然他只能留意到他的感觉,让他什么都去碰一碰,弄一弄,不要阻止这样的举动,这些举动给他带来的学习,是无法以价值衡量的。卢梭显然不想写一本普通的育儿经书,否则一定会在这一部分大肆宣扬胎教或者启蒙活动的,然而现今的父母大多都太急功近利了,才陪孩子听了几天音乐就奢望着培养一个音乐家,往往忽略了感官需求的多样性,生活经验的复杂性。第四,要警惕不要把婴儿最初祈求的眼泪变成命令。孩子自身的柔弱对外界产生了依赖的意识,但很快就会产生统治与专制的念头。因此,如果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你打算给他,最好还是把他带过去拿,而不是把东西拿去给他。
2.一切的邪恶都来源于虚弱
卢梭论教育【婴童篇】孩子的顽皮,只是因为他的弱小。在没有理智的年龄,孩子做好事坏事自己并不知道,行为无谓善恶。孩子总想打翻自己看见的一切,只要他伸手可及的东西,都去粉碎,他抓住小鸟和抓住石头并无区别,把鸟捏死了也不晓得。准则一,允许他们充分运用现有的力量;准则二,但凡是来自身体的需要,都要帮助他们;准则三,提供的帮助应界定于真正的需要,而不是他们缺乏理智和任性的念头,否则会给他们带来痛苦的。准则四,要仔细地研究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辨别出哪些欲念是由自然产生的,哪些又是因为任性;准则四,开始就要教他们把希望限制在能力范围内,减免以后因为力不从心的欲念而受苦,给孩子们更多真正的自由,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少要求别人。
另外,我们要警惕误入婴童时期教育的几个陷阱。第一,有时孩子哭个没完,可能是由于习惯或者顽固,这时要么耐得住他的啼哭,要么用讨他们喜欢的东西让他们忘记自己想哭,但不要让孩子发现你在关照他们,否则他们明天会哭得更为嘹亮。 当然作为父母还是要悉心观察,哭声也可能是因为被襁褓裹得难受,或生病或有什么需要,这样的眼泪是自然的结果,需要提供帮助。第二,孩子学说话要限制他们的词汇量,以免讲出来的全是他自己所不理解的东西。卢梭认为,农民通常比市民更为精明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词汇量少。正因为他们的概念少,所以他们能够彻底了解这些概念。第三,要是孩子摔倒,撞到了脑袋,或者鼻子出血、划伤手指,我不应当露出惊慌的神色,应该假装不去注意,至少开始不去注意。因为伤害已经发生了,他就必须要承受。我们太过紧张,反倒会吓到他,其实普通的身体伤害并不算痛苦,心灵的恐惧才更痛苦。这是有关勇气的第一堂课,通过受到轻微的伤害而不觉得恐惧,慢慢习得承担更大的痛苦。第三,不要刻意去教孩子学习走路,也不需要学步车、小推车,没有这些孩子一样可以学会,而且走得更好看;让他每天都去草地玩耍,而不是呆在无聊的房间里,让他们跌倒再爬起来,一遍又一遍,越多越好,他很快就能学会自己起来了。从自由中获得的乐趣,能够弥补频繁的擦伤,而且这样做他们没有受到限制,他们是快乐的。
每个人都知道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希望他们幸福。然而幸福是什么?所以,那种残酷的教育,为了并不确定的未来牺牲当下,以各式各样的束缚来给孩子添负担,为了某种遥不可及,也许永远享受不到的幸福把孩子摧残得那么可悲,我们能怎么想?即使这种教育的目标是明智的,当我们看见这些可怜的受难者置身于忍无可忍的束缚之中,像判处了苦役的囚犯一样面对无穷无尽的跋涉,却一点也不确定用这样的办法,能够得到什么好处,怎么能不感觉气愤?本应欢乐的年龄,却是在眼泪、惩罚、恐吓和束缚之中度过。
《爱弥尔》最不符合我们阅读习惯的部分用育儿经的形式梳理出来了,剩下的部分是卢梭精辟的哲思论述。在此也辑录一些以飨读者。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卢梭文笔的晦涩而忽略了《爱弥尔》对教育的贡献。
卢梭论教育【婴童篇】3.唯有能力与欲望的自然平衡,才能通向幸福的彼岸。
人类在万物的秩序中,有自己的地位。童年在人生的秩序中,也有自己的地位。让他留在自己的位置上,根据天性来控制人的欲念,这是为了他,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其余的,都取决于外力,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对我们而言,绝对的好与坏是不存在的。我们从不曾体会过任何完全纯粹的感情。人人都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只是比例不同罢了。最快乐的人,只是痛苦最少的人,而最痛苦的人,只是快乐最少的人。我们所有人的命运,都是痛苦比快乐更多。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幸福是消极的,不幸少的人就算是幸福的。
艰难的感觉,与想逃离艰难的欲望是一体的;愉悦的念头,来自于享受的欲望。所有的欲望都意味着匮乏,一切匮乏都是痛苦。因此,我们的悲苦存在于我们的欲望与能力的不相称。有感觉的生物,只有在能力与欲望平衡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快乐。那么,什么才是人的智慧?哪里才是通往真正幸福的道路?仅仅限制我们的欲望不够,如若欲望小于我们的能力,那么便会有部分的才能浪费了,我们就无法享受完整的存在。同样,仅仅扩展我们的能力也不够,因为若欲望也随之扩大,我们只能更加悲惨。
真正的幸福存在于减小我们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差距,让我们的意愿与能力达成平衡。只有一切力量都得以使用,心灵才能得到宁静,人才会觉得在自己真正的位置之上。人的处境愈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于是,离幸福的距离也就近了。他纵然一无所有,也并不会更加痛苦,因为痛苦并不是因为缺少什么东西,而是因为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
真实世界有其边界,而想像的世界不存在界限。既然我们不能扩大真实的世界,那么就只能控制想像的世界了,因为,真正让我们感觉不幸的种种痛苦,正是源于真实世界与想像世界的沟壑。除了健康、精力和良知以外,一切人生的幸福都只是观念问题,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知的责备以外,我们所有的悲伤都是想像的。
当你说人是弱小的,指的是什么呢?弱小指的是一种关系,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体力超过其所需的,一只昆虫也是强大的,而大象、狮子、征服者、英雄,哪怕是上帝本人,只要他的需要超过自身的能力,就是弱小的。不了解自己的天性一意孤行的天使,比依照自己的天性平静生活的凡人虚弱。人满足于自身,就是强大的,若想超出能力行事,就是虚弱的。因此,不要以为你可以用扩大权力的办法,给自己增添力量。这是不可能的。若是你的自负膨胀,你的力量就会被削弱。让我们衡量一下我们的范围,像蜘蛛待在自己的网里那样,待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就始终会有足够的力量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至于有理由悲叹自己虚弱,因为我们根本不会意识到虚弱。
其他的生物都只有自我保存所必须的能力,唯有人的能力超于此。而正是这多余的能力导致人的不幸,这不是很奇怪吗?在每一片土地上,人的劳动产出都超出他的生存需要,但凡有足够的智慧忽视多余的部分,他永远都是富足的,因为不至于有太多“宏大的需求”。正是因为我们力图增添快乐,才变得凄凉。要是人满足于生活,就会生活得快乐,那么自然就是良善的人,邪恶对他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人啊!生活在你的能力当中,就不再会感到痛苦,服从自然的顺序,待在自然指定的位置,没有什么能让你离开自身的命运。不要反抗那严苛的自然法则,不要为了反抗上天赋予你的力量浪费你的精力,不要试图延长、扩大你的存在,你只需要按照上天的安排,保存它。你自然的体力有多大,你的自由和力量是不会超出它的范围的,超于这界限的,只是奴役、欺骗和诡计。
社会削弱人的力量,不仅仅是剥夺了他运用自身力量的权利,还因为社会使人的力量不足以满足于自身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人的欲望对应他的虚弱程度成比例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弱于成年人的道理。如果说成年人是强大的,孩子是孱弱的,这并非是因为成年人的绝对力量大于孩子,而是说自然状态上,成年人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孩子却不能。
聪明的人是知道如何正确地保持在自己的位置之上的,而孩子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就无法安于自己的地位了。有成千上万的歧路可以使他脱离,因此对孩子负责的人应该让他保持在原有的位置上,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必须让他意识到他的柔弱,但又不能让他因为柔弱而承受痛苦,他必须要依赖于成年人,却不能服从于成年人,他可以请求,但不能命令。他只能因为他自身的需要听从,包括他的父亲在内,没有人有权利支使孩子去做对他毫无用处的事情。
在我们的自然倾向尚未被人类的偏见和制度扭曲之前,孩子和成年人共同的幸福,存在于他们能够享用自己的自由。只不过,孩子的自由会受限于他体力的不足。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儿,这样的人是快乐的,因为能够自我满足。这就是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如若他的欲望超出他的能力,他便不会快乐了,类似的情况下,孩子便是如此。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免除需要他人的帮助,就这点上来说,我们是虚弱的,可怜的。我们本意是要当成年人,而法律和传统又把我们变回婴儿,即使大富翁,伟人,国王,也都不过是孩子,当他们看到别人都准备减轻他们的痛苦,就产生了孩子气的自负,把人们给予的照顾引以为傲,而如果他们是大人的话,怎么会需要这样的照顾?
只让你的孩子依赖于物,按这样的顺序教育,你跟随的是自然的秩序。让他不合情理的愿望遭遇自然的障碍,或是因他的行为导致的自然的惩罚,当这样的情形再次发生的时候,他是会记得教训的。用不着你禁止,已经足够防止他的过失了。经验和体力的不足,就是他的法律。不是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而是看他是不是需要,你们之间并非是他服从,你专制的关系。他缺乏的力量,如果是出于自由的需要,而不是权力的需要,那么就帮助他。这样的话,接受你的帮助会让他有羞愧的感觉,希望终有一日,他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不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你以为,人除了在自己的自然状态之外,在哪里还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吗?当你试图免除他的痛苦时,是不是要他舍弃他的自然状态?是的,我主张的就是,要享受无上的幸福,必须就要体验微小的痛苦。这是他的天性。身体太过舒服会败坏精神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不会温柔对待他的同类的,对同情的温暖也一无所知,他定会铁石心肠,不合群,成为人群中的异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