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三生三世梵净山——僧俗向往的梵天净土

三生三世梵净山——僧俗向往的梵天净土

作者: 太阳的梦想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00:02 被阅读0次

    丁酉年贵州行,很大程度上是奔着梵净山去的。

    梵净山位于铜仁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的武陵山脉主峰,以雄奇险峻的地形地貌和佛教弥勒菩萨道场闻名中外,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

    春秋战国始,梵净山一带属楚国,民众信仰原始宗教,万物有灵,梵净山被视为神山、圣山。佛教传入贵州时间较晚,唐代牛腾传道,佛教始入贵州。明初,朝廷在梵净山开采朱砂黄金,求佛保佑,佛教兴盛,大修寺庙,信众日增。日后的岁月,梵净山不断毁于战火,不断重新修建,反复五次,最终形成了“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六大脚庵,环山四大古寺”的格局,梵净山也成了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

    游梵净山,朋友推荐西线步行上山,说是一路风光,别有洞天。棉絮岭眺望,远山如同一尊万米大佛,东北向西南走向仰卧,宽额、突眼、阔鼻、方嘴、大腹,身姿雄伟,山即是佛,佛就是山。看得久了,万米大佛化为佛中佛,佛头三个、坐佛两尊,佛福相通,五福临门。只是,步行上山需六七个小时,担心体力跟不上,还是选择乖乖排队坐索道,直接到了万宝岩。

    万宝岩索道站旁有条小路,傍着脊状山岭绵延,直通山腰普渡广场。行走山谷之上,漫步云雾之间,仿佛在翻阅梵净山的地质编年史。14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运动,海底抬升,大地扭曲,铸就了千奇百怪的梵净山。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一片片凹凸不平的山地,沧海桑田,奇峰耸立,奇岩迭起,奇崖悬峙,那是一种穿透亘古的沧茫。在石丛小径穿行,朝着那一块块片麻岩堆叠而成的书卷走近,脑海中响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还真有点奋发有为的兴奋。想看看书里的内容,还来不及翻开书页,雾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万卷经书、蘑菇石、老鹰岩不见了,连同脚下的深渊都已消失,心提了起来,稍稍挪脚,会不会掉下悬崖。

    都说,没登上红云金顶,就没有到过梵净山。金顶有老金顶和新金顶之分,老金顶海拔2494米,是梵净山第二高峰,在月光下,石壁经常出现弥勒佛为众生说法的图像,顶上建有燃灯殿,供奉燃灯古佛,执掌过去众生的佛。走过原始洪荒的大地,穿过梵音缥缈的寺院,新金顶走到了面前。红云金顶说的就是新金顶,是梵净山第三高峰,海拔2336米,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

    金顶近百米高,一线天的金刀峡将山峰一分为二,壁仞直立。沿右侧石磴盘旋而上,尽头处是金顶,两块近乎相似的环状平台。明朝时,僧众在两块平台各建一座寺庙,左边释迦殿,右边弥勒殿,殿后各有一巨大石台,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一座天桥横跨金刀峡,将金顶连成一体,两殿来往畅通无阻,构思之精巧,建筑之融洽,造化之自然,信仰之神圣,让人忍不住的顶礼膜拜。

    梵净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垂直气候明显,一天有四季,四时不同天。夏季,红云瑞气缠绕金顶四周,佛光普照,人称红云金顶,谐音鸿运金顶。远观金顶,如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

    老金顶,敬供燃灯,那是对过去的敬重;弥勒说法,那是对未来的憧憬。新金顶,供释迦,西天人间任我行;奉弥勒,未来世界我独尊。燃灯、释迦、弥勒,前世佛、现在佛、未来佛,新老交替,今明相通,冥冥之中,三生三世相遇梵净山,一世传一世,这是佛的足迹,更是佛的修行。

    挥别时,忍不住回头望,梵净山已然隐入云雾,不露一丝一毫。云雾深处,那是弥勒道场,你我他心中的梵天净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生三世梵净山——僧俗向往的梵天净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bx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