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国的大米真不如日本吗?

我国的大米真不如日本吗?

作者: 爱吖吖国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16:37 被阅读0次

米饭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主食,我国栽种水稻的历史超过7000年,然而无论是在世界市场还是在国内,日本大米好像都要比中国大米更强势,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都要买一些大米回来,这不仅让我们产生疑问,到底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心理作祟,还是日本大米真比中国好?

日本人更重视米饭本身

尽管中国人也离不开米饭,但和日本人相比,还是要逊色一筹的。一方面,日本人一日三餐,几乎顿顿离不开米,无论是米饭、寿司、还是便当、盖浇饭,每一类食物,米都是在其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即使是日式火锅,日本人都要配上一碗白饭,可以说日本人可以一顿不吃肉,但绝不可以一顿不吃米。而在中国,大米和面食占据着差不多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北方地区,面食的比例还要高于米食,即使最喜欢米食的中国人,也很难做到一日三餐,餐餐都吃米饭。

另一方面,米饭在中国饭桌上的地位往往是配角,而在日本,米饭本身就可以成为主角。看过日剧的人肯定对下面这个场景不陌生:一碗普通的白饭,打上一只生鸡蛋,滴上几滴酱油,食客已经吃得一脸幸福,好像在吃了世上最了不得的珍馐美味。这样的情景永远无法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出现,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可以是肉,可以是菜,甚至可以是面,唯独不会是米,即使名食扬州炒饭,海参、火腿、鸡蛋等配料的地位也丝毫不逊色与米饭本身。

《深夜食堂》里经常出现的茶泡饭就是一种典型的以米为主的主食,把米饭微微放凉,分别加入梅干、鲑鱼和鳕子等配菜,再用煎茶一浇,氤氲的香气就散发出来。在日本美食家看来,茶泡饭的灵魂在于米饭,茶泡饭用的米饭不应该太软,不能黏糊糊的,像做寿司那样的米饭最好,刚蒸好的米饭不行,稍微放凉一些好。

日本料理当中最有名的一种当属寿司,而寿司讲究“六分米饭,四分配菜”,日本人认为寿司的美味主要是由“饭”来决定的。正是因为有饭的激发,鱼生味道才变得更加鲜美。在日本一个饭馆是否有人气,不仅取决于菜品,米饭同样重要。

日本人对米的要求更为苛刻

日本人对于谷物蔬果的品种、产地有一种近似挑剔的讲究。如果大米是别的品种,包装就绝不能写“越光”,产地也要一并写出,并且不能掺杂其他大米。对比中国,被《舌尖上的中国》盛赞过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上千吨,掺米的乱象,可见一斑。

日本人很在意大米的新鲜度,精米的赏味期限一般只有3个月,3个月后的米就要打折处理了。此外,日本都采用低温储藏精米,低温下储藏的稻米更容易保持自身的口味和新鲜度。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市场上销售的鲜米很少,绝大多数是陈米。

中日米质量本身没有太大差距

实际上中日米本身的差距不大。以日本新泻县的“越光米”和东北五常的“五优稻2号”为例,“越光米”蛋白含量5.84%,五常米7.33%。蛋白含量越低,大米咀嚼时的弹性越大,才能嚼出大米原本的香味,慢慢品尝时能吃出甜味。

其次,“越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16.31%,五常米17.92%。直链淀粉的含量是大米品质的关键因素,含量越低食味品质越好。日本和中国北方种植的粳稻米一般含量在8.7%-17.2%之间,蒸煮出来的米饭口感柔软,粘性大,膨胀性小,冷却之后依然能保持柔软之地。而中国南方普遍种植的籼稻米和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在20%-24%之间,吸水率高,蒸煮后膨松率高,冷却之后质地坚硬,口感自然没有北方大米好吃。

对比中日两国最好的两种大米,虽然五常大米略逊一筹,但实际差距不大,当然,这个结论并不能完整概括两国的大米品质。比较日本大米和中国大米,和比较中日酱油一样,都面临档次不同,品种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的难题。但如果要论大米的整体品质,中国大米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国的大米真不如日本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dy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