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裘叔拆书】便签实战营-贺岁版
《好好学习》-3/10 -打通知识的阻塞-时光盒子

《好好学习》-3/10 -打通知识的阻塞-时光盒子

作者: 时光盒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2-13 23:07 被阅读0次

    原文拆页:

    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最近我在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有近500页,主要讲述影视制作和讲故事的方法。如果要你来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每天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比如读50页,10天读完,然后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吗?这基本上是我以前的读书方法。我现在的方法是:结硬寨,打呆仗。首先,我要找到这本书对我而言的紧要之处。比如,我看目录之后对作者提出的“结构图谱”觉得困惑四个字都认识,加起来啥意思就不知道了。于是,我翻开相关章节略读,研究分析“结构图谱”这个概念的意义和作用。我发现,我必须把这一章20多页的小标题连起来看,才能理解结构图谱的意思。而其中第一部分“结构”是什么,短短300字的部分,便让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你可能觉得,读300字,要两个小时时间?这也太慢了吧!学了速读法,可能10秒钟都用不了。而我,单单是要弄明白“结构图谱”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就断断续续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可是,在这期间我打通了很多阻塞:为什么一些诗歌很短而有冲击力?艺术表现的隐喻是如何实现的?我下次的演讲可以如何优化节奏?在写作中关注哪个要素就能让冲突意义放大?在最短的时间内构思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应该从哪里入手?不懂得“结硬寨,打呆仗”的奥妙,你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技巧,才能在这么多领域间建立联系呢?

    What

    过去,我是这样读书的,我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宏大的阅读目标,比如一年之内要读完48本书籍,每周至少读完一本书的节奏。读一本书的时候,遇到触动人心的段落,我便会用五彩的笔迹做上醒目的记号,就这样将一本书从头读到尾。

    然而,我发现,这种阅读方式其实缺乏重点,像一场盲目的阅读狂欢。因为我所读过的书籍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寥寥无几,真正记住的知识点更是屈指可数。

    Why

    出现我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我过于追求阅读的数量和速度,却忽视了阅读的重点和深度。而曾国藩在带领湘军时所倡导的“结硬寨,打呆仗”策略,恰恰为我的阅读困境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这一策略强调在关键之处下足功夫,以耐心和毅力打通知识的难点和阻塞。

    How

    在阅读一本书时,如何践行“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呢?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

    第一步,识别重点

    这意味着从书籍中筛选出核心和重要的知识点。通过阅读目录,我们可以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进而明确自己哪些知识点尚不熟悉或存在疑惑。

    第二步,进行略读

    一旦确定了关键知识的章节,我们可以先进行快速浏览,把握章节的大致内容和结构,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做好铺垫。

    第三步,详细阅读

    在略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关键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知识点,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四步,结合实践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学到的新知识。

    Where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希望提升自己阅读效率的人群。

    A1

    上周一,我在读《好好学习》这本书时,对于书中的临界知识,我感到很困惑,也不太理解临界知识到底是指什么。于是,我放慢速度,甚至先按下暂停键,去仔细阅读这个章节,结合网上找答案。最后发现,临界知识是一本书的关键知识,它是底层规律,能指导我们的行动。可是,怎么识别关键知识呢?接下来,我又阅读了几遍这个章节,反复琢磨,才对这个知识点有了一定理解。

    反思

    1. 当我遇到不理解的临界知识时,我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决定积极应对,放慢速度,专注阅读,并寻求网络上的答案。我觉得自己很积极主动。

    2. 在探索临界知识的过程中,我不仅依赖书本内容,还通过网络搜索来丰富我的理解。这种多渠道的信息获取方式使我对“临界知识”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3. 即使在初步理解临界知识后,我仍继续阅读,并反复琢磨。这种持续探索的精神让我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深入学习的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学习》-3/10 -打通知识的阻塞-时光盒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es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