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文章中的问题所问的,他们这四个人到底是谁更会触动我?我个人认为,曾子会更更加的触动到我,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这伟大的一生,你可能就知道了。
首先,曾参的出身非常的牛,在尧舜禹时代时,他们曾家的姓就在甑城那里出现了,他的老爹也是孔门的弟子,因此,曾参在15岁时拜入了孔门。而他也是太过于天真,为什么我如此的说呢?来,看一个故事,你们就会知道是怎么搞的
曾参有一次在耘瓜,他一不小心弄死一棵瓜苗,结果曾点非常恼火,竟然拿了一个大仗对着曾参的背使劲地打!这个大仗,比棒球棍粗五倍!比法棍长十倍!结果这一打上去,曾参竟然就不省人事了!过了几个小时,曾参竟然才醒,他立刻去问曾点,问他好点没,有没有生气什么的。问完之后,他竟然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弹琴唱歌去了!这曾点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离谱了!就弄死了一个瓜苗,而且还是不小心的,嗯,你打他也没有问题,拿个那么大的仗,还给人家打得不省人事!还有曾参,曾参也太离谱了!他被打得半死,然后他醒来竟然直接去问他爸有没有事儿?然后就回房弹琴唱歌去了!这我要是孔子的话,我直接带着子路上他家说曾点!轻的话就是吵架,中的话,那肯定就是让子路扁他了!虽说在现实中,孔子不可能那么干,但孔子确实注意到这件事情了!
他生气的对自己的弟子说,以后曾参来,不要让他进来!曾参直接被说懵了,他就很好奇,我到底错在哪?于是他把孔子请过来,孔子告诉他,千万不要让父亲把他给打死,不然他父亲就会背上不义的罪名,而如果父亲打他用的棍子比较小,没有生命危险,那就忍着,那要是你父亲拿着像他这次打你的那个大仗,那你就赶紧跑吧!所以你记住了吗?而曾参便领会了!他对孝还是有一定的不理解!
孔子在去世前,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孔鲤的儿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参,那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不托付给子贡?子贡注重的是外推,曾参注重的是内修,更何况子贡一个商人呢!万一把子思培养成一个外推的商人,那孔子的志向不就不成了吗?因此,他把子思托付给了曾参,而曾参也没有让他失望!
曾参五十岁的时候,晋国让他当上卿大夫,楚国让他当大司寇,齐国让他当一个大官,但曾参都没有去!春秋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此,当官传大道,对那时候的人来讲,就是一种挑战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曾参没有去。而他是在六十岁的时候,来到了西河一带,也办了一个私塾,并且,春秋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也是他的学生!他写出了《中庸》,借这本书来传道,而子思则以《大学》之力,来让那些对儒家有怀疑的人,立刻变得喜欢上了儒家,因此,曾参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没有让孔子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