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莒国蓝运营部的时彦刚,我自2021年12月加入到公交集团这个大家庭,在此之前,充电运营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刚刚接触,感觉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面对着一个个的专业术语,一堆一堆运营数据,只感觉眼花缭乱,我就是一个全新的小白。怎样才能尽快的适应我们的工作节奏,熟悉专业的李有成和操作方法更快的融入到我们的大家庭中,我也想到了充电。首先要给自己的大脑充电,让丰厚的专业知识来充盈自己。我首先从我们集团的文化入手,全面了解我们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各项规章制度,以此为标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向身边的同事取经,学习他们成熟的工作经验,更多的则是学习专业的书籍和网络探究,通过潜心的钻研,慢慢的我浸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低谷、峰值、平谷等,一个个的专业术语,顺手拈来。为了解决封顶用电问题,在张总的带领下,我查遍,很内外各大网站最后终于在某一家网站中找到了相关的依据,原来该文件并没有,在我省下文被推广,会更快的掌握运营的相关知识,我把一些重要的数据和条例用手机录制成音频,在上下班的途中利用碎片的时间边走边听,同时结合着自己的工作实际,慢慢的揣摩领会。通过学习,找到了解决转变 的的最佳途径。在自己大脑充电的同时不忘辐射身边的人,由于刚融入我们的大家庭,有很多的问题,理解不够透彻,于是我家的餐桌变成了我家的公交大讲堂,家属和孩子成了我忠实的听众,一次次的讲,一遍遍的磨,终于把我们的公交精神变成了我们的餐桌文化。
通过与家属朋友的交流,发现有很多的人不知道我们的莒国蓝,不认识我们的新能源。为更好的将新能源的意识深入人心,我进行了实际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的充电运营有很大的宣传发展空间。会更好的服务于民众,我一改往日朋友圈的风格,每日推送我们公司的最新消息,及时指导民众消费的方向,并呼吁亲朋好友积极转发,让绿色能源的意识深入人心。
在学习与宣传的同时,我更加注重实地调研。自入职以来近三个月的时间,我的足迹踏遍了莒国的角角落落,解决了部分民众的燃眉之急,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组数字:插入走访了多少个小区?占了多少个充电桩?解决了多少个用户的问题。我的手机24小时随时待命,记得一天11点多在盛世城北区有一个充电桩充不上电,但是业主很着急,我说你稍等我马上过去,于是5分钟之内我赶到了现场,被和业主一起查找原因,最终帮他顺利充电。为更好的推动充电视野,我和同事深入到各个小区推广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售卡活动,在颐景园小区有一位老年人不会使用,我一边手把手的教他们,一边亲自示范,直到他们完全掌握为止。 我们从事的是一种服务性行业,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让百姓满意是我们最高的追求。
在工作之余,我注重工作的总结,在张总领导下并且在宣传部和办公室的帮助下撰写新闻稿件,先后在爱莒县今日头条,上海大众网站发表,及时向,转发我们的工作动态,让节能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有的是一个人可以飞得很高,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相信我们莒国蓝在张总的带领下,我们这群尺码相同的人,转作风强服务拓市场,定会迎来莒国蓝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