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3-13

2024-03-13

作者: 做个会思考的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3-13 06:43 被阅读0次

    本周,忙到起飞的节奏。偏偏这周又赶上自己感冒,连续的低烧,让我感觉每天都是头晕脑胀,浑身酸疼。我也好想休息一下,可又发现,我不敢倒下。

    已经好久都没有动笔了,今天忙完了一件大事,晚上得空,赶紧把自己的近几天的课堂梳理一下。

    1.练习讲评课怎么上?

    上周去听了一节推门课,教师是在讲练习。本来练习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可这节课老师只是站在讲台的旁边,连投屏都没有打开,站在那里对答案,下面的学生有一句每一句地应和着,也许他们也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错了,又错在哪里?看到有老师进了教室,后面的几位同学才赶紧装模作样地拿起笔来订正自己的作业,这样的练习课又有什么意义?与其浪费这一节课的时间对个答案,还不如发个标准答案给学生自己对照订正呢。

    练习讲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再明晰概念,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不同题目之间的内在练习,也就是将散落在学生脑海中的零散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的讲评一点点地贯穿起来,从而形成知识链。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练习题选择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于练习讲评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慎用齐答的形式反馈答案。要知道,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教师让学生齐答时,往往难以发现学生的不同想法,就难以精准地把握到哪些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是没有掌握的,自然就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对于一些判断题和选择题,可以选择比手势的形式。问题一出,学生都用手比划出自己的答案,对错一目了然,也能便于教师及时锁定“贫困户”。

    (2)加强变式,深入挖掘一道题的价值。

    变式对于数学练习来说,其重要性不用多说。对于一些题目,我们不应该止步于找到答案,而是要对题目做深入挖掘,适度变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度。那么变式,除了常见的题型变化之外,教师对题目处理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比如,对于判断题,如果学生认为错,那就要让他在题目中圈出错误之处,并说一说可以怎么订正(怎样说才是正确的)。再如,对于选择题,当学生选出正确答案后,可以再追问,如果想选择另一个答案,题目会怎么问?或者,这个题目最容易在哪里出错?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像今天我们在讲评一道练习题时,我就围绕一个题目进行了3道题的练习:

    原题:将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9.6立融汇贯通地方米,则圆锥的体积是(   )。

    这里有4个选择项,当学生答出正确答案后,我追问:如果求圆柱的体积应该选择哪个?如果是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一共是多少?该怎么解决?

    此处,学生想到了多种不同的解法:4.8×(1+3),9.6×2,4.8+14.4,这样做,学生看似在做一道题,其实他们已经完成了3道题的练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的更深入,进而也就能更加融汇贯通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适当动笔练一练。数学习题,很多时候学生听老师讲的时候,总感觉很简单,就是这样做的。但一旦自己动手做,就会出现各种错误。所以,在难点处、易错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先试错,有了试错,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有了试错,他们才会发现,原来这里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像圆柱和圆锥的等积变形类题目,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易错点在于1/3的处理。求体积时,会忘记乘1/3,已知体积求底面积或高时,又常常忽略这个1/3,特别是遇到这样的等积变形,两种图形放在一起,如果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稍不留神就是前功尽弃。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说教,你这里一定要注意这个1/3,不然就会做错,估计老师把嗓子喊破,也 没有人会听进去。与其这样,还不如省点力气,让他们先自己做一次,做错了,当出现两种不同答案时,自然就会急切知道正确答案,而教师此时先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源头思考,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处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当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对题目进行复盘时,他们一定会全身心地参与进去,并于自己的解法进行比较,进而发现自己是在哪一步错了,以及为什么会错,我想,这样的效果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像今天上午在处理下面这个题时,我深切地感受到,做对的学生从一开始 的茫茫然到最后的理直气壮,做错的学生从一开始的洋洋自得到最后的恍然大悟,那种感觉我无法用文字表达,但我想学生对这次的学习经历一定会有深刻的记忆,而那些做对的学生中,应该也有一部分是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对,通过这样的辨析,应该也就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3-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jb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