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卦》中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句话如何理解?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这点很好理解,天与地本身就是一对阴阳,没有天、地这一对阴阳,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便不可能存在。而且,世间万物均离不开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可以说,正是阴阳的这种转换以及属性,才促成了世间的万般变化,成就了大千世界。
有句话说,阴阳为气,五行为质,更加说明物质世界是离不开阴阳的,也可以说,正是阴与阳为物质世界带来了存在的基础以及发展的灵动。
那为什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而“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呢?天与地不是共同构成了阴阳吗?
的确,天与地构成了一对阴阳,不可割裂。可是,“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让大地变成了老天的追随者,因而天道与地道自然就有所区别。
古人用词是非常考究也是非常精准的。立人之道为仁与义,就是说,社会中的人们应该怀有仁义之心,彼此善待。如果仁与义不存,社会需要“礼”来掩盖实际的尔虞我诈时,那么个人难以立身不说,社会秩序也会混乱,民不聊生的灾难也将频发。
在理解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后,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其一,穿山甲的故事。
有些人热衷野味,甚至不惜违法,而穿山甲就成了他们的目标之一。穿山甲有个特点,甲比较坚硬,很难宰杀,而且,穿山甲一遇到危险就蜷缩起来,以保护最柔弱的肚皮部位。可是,这些人也很残忍,为了宰杀穿山甲,将它们置于火上去烤。因为,穿山甲一遇火就本能地张开身体,厨师便可以顺势剖开他们柔软的肚皮。
这天,一群食客就被邀请来参观现场的宰杀,因为刚到了一批穿山甲。厨师先挑了一只比较肥大的放到火上烤,可是这只穿山甲几乎都被烤焦了也没有伸直身体,厨师也纳闷,以为烤死了,就扔到地上。重新换一只穿山甲放火上烤,一烤就伸直了,顺势一刀毙命,很顺利。
突然,食客们发出了惊叫声,原来,第一只穿山甲并没死,居然睁开了眼睛,并伸展开了身体,此刻,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穿山甲映入大家的眼帘。原来,这只穿山甲不是不知道疼,完全是为了孩子的出生而默默承受啊!
此刻,这只母穿山甲隐忍的刚,以及爱心的柔,充分展现。
其二,梅花鹿的故事。
有一张获得摄影大奖的照片很震撼人心。照片中是一只梅花鹿直挺挺地立着,它身体的一左一右正有两只豹子在啃咬着它。这只梅花鹿的眼睛里并没有无助的绝望,而是始终眺望着远方,透着坚毅。
它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逃跑?因为它知道,如果它跑了,它的孩子们就将成为猎物。此刻,那些小梅花鹿正渐渐逃离出母亲的视线,它们安全了。
面对生死,这只母梅花鹿隐忍的刚以及爱心的柔也被充分展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65364/e9aa28605e3ab7c8.jpg)
可能有人会问,讲“立地之道”应该讲大地啊,与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管是梅花鹿还是穿山甲,都是母亲的角色,也是“阴”的特质,与大地一样,展示的也是坤德。可以说,正是伟大的母爱让“柔与刚”集为一身,闪现光芒。
不知道大家对于农村的旱厕还有没有印象,其方位在哪?是不是在院子的西南方?其实,那就是坤位。风水中,因为厕所是不洁之所,所以厕所位于哪个位置,就对相应的家庭成员造成不利影响。而坤位对应的恰恰就是女主人,还是母亲的角色。
乾为天,自强不息;坤为地,厚德载物。
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
再说真正的大地。没有大地,自然界就不可能孕育生机。当大地母亲包容我们人类的时候,我们可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不受惩罚,体现出大地母亲“柔”的一面。但是,当我们再不节制,任意祸害地球资源和环境,那么,大地母亲早晚会展示其“刚”的那一面,到时候山崩地裂、地震海啸的,就别怨天怨地了,只能怪我们人类自己当初的不珍惜。
作为母亲的孩子,我们要孝敬母亲、感恩母亲,我们可以撒娇,但不可以撒野。
作为大地的子民,我们要善待地球,感恩自然,我们可以利用,但不可以毁坏。
如果,一切都风调雨顺,说明大地在展示其“柔”的一面。我们在珍惜的同时,一定要怀有敬畏之心。如此,才能给我们人类、地球、大自然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