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统计了下散落在各个笔记软件的文章数:
平台 | 文章数 |
---|---|
QQ 空间 | 119 |
公众号 | 33 |
印象笔记 | 300+ |
为知笔记 | 200+ |
有道云笔记 | 200+ |
总计 | 850+ |
这其中有很多是零散的记录和大量的个人日记,许多字数极少,还构不成文章,剔除掉这些,姑且按照 400 篇计算。
基于哥白尼法则的哥特公式是按照时间来估算事物的生命周期的,对于写作这件事情,相比于写作时间,写作数量更易于统计,所以此次我决定采用数量来进行未来写作生涯的估计。
1.按照 95 % 的概率计算,未来至少还能写 10 篇,至多写 15600 篇。
2.这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近三年写的,那么这些作品至少还能存在 28 天,差不多一个月,最多还能存在 117 年。
从上面两点可以得出:
1.为了延长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即未来至少能写的篇数,需要大量的写作,想想一些网文作品,越写越多,动辄上千章。
2.《论语》存世两千多年,一篇新闻的生命可能转瞬即逝。新闻的时效性太强,若要让自己的作品生命周期足够长,就得站的高,看得远,寻找那些经典作品的共同点,不人云亦云地追热点。
我希望未来至少能保持 100+ 篇的写作能力,根据哥特公式,我需要先积累 3900 篇文章的能力,假设我希望在 40 岁时达到这个目标,那么我每周需要完成的篇数是 3900 / 15 / 52 = 5篇。
如果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存世一千年的可能性,那么我的作品就需要先保证能存世 25 年,也即需要在 25 年的跨度甚至是半个世纪的跨度上去思考写作的内容。
那么基于以上计算,写作计划就很清楚了:
1.工作日写三篇,周末写两篇
2.平时多阅读一些存世百年、千年,至少是二三十年以上的著作,从中吸取经验。
最后,说几点感受:
1.前方的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2.写作比想象中要难
3.这个课程真是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