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电视鉴宝节目的兴起,收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但与此同时也伴随越来越多的骗.局,加上很多人怀着“捡漏”的心理,往往一不小心就陷入骗.局的圈套之中。
其实,这些骗子都是有固定的套路的,认清这些套路,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受骗。
请输入图片描述
轻信藏品“能升值”
陷入连环套
立春刚过,收藏骗.局就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在收藏已成为文化和经济投资新热点的现在,“全民收藏热”也带来了古玩赝品市场的风风火火。除了“以假货骗钱”、“假拍卖收高额手续费或鉴定费”等我们常见的手段,竟然还有估价24亿的“金缕玉衣”这种涉案金额上亿的惊天骗.局。
众多骗.局都瞄准了老人,收藏骗.局也不例外。王先生83岁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本身思想很单纯,遇到各种推销收藏品的电话统统来者不拒,前前后后花数万元买了一大堆金币、金条、玉石之类的。其实这些东西根本不值钱,王先生说:“玉石用小刀一削,石头渣儿一块一块往下掉;那些金币,同样的东西淘宝上四五十块钱就能买。”
“每次他买过一个收藏品后,用不了几天,就有自称是中国收藏家协会或是XX收藏公司的人给他打电话,说这些藏品能升值,可以高价回收。”正是这种诱惑,让老人一次一次落入陷阱。王先生为此试图报警,但当地警方表示这种交易不能算诈骗,也很难立案,现在该如何维权,帮父亲追回这些钱,王先生一点头绪也没有。
假专家“鉴定”吹嘘,假买家高价“购买”
这个骗.局比上面的骗.局看起来可信度更高,骗子的投入也更多。2013年以来,骗子宋某创立了浙江颂瓷有限公司,带领其余24名涉案被告人借高价回收古玩、藏品之名骗取受害人古董鉴定费、拍卖服务费等近200万元,受害人达200余人。
简单来说就是先通过电话或社交工具等方式联系你,然后虚构有买家要高价购买、公司高价收购、公司帮其委托拍卖其拥有的古玩藏品等方式,将受害人邀约至公司,再安排人员,冒充买家欲高价购买或冒充鉴定专家吹嘘藏品价值,诱使受害人到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或者在公司办理委托交易业务、委托拍卖业务,从而骗取鉴定检测费、委托交易服务费、委托拍卖前期服务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最终都以鉴定结论不符合收购条件、不符合买家交易条件,或以拍卖物品流拍等理由躲避受害人。
上面的几个骗.局其实都算是小骗.局,虽然涉案金额多,但是骗子的布局并不大,只要藏友比较谨慎,很容易就能戳穿,藏友也不容易上当。但是还有一些骗.局,布局十分精密,甚至能把专家和学者都蒙蔽住。早些时候,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通过媒体把自己鼓吹成“古董收藏家”,然后自制了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并找来包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在内的5名专家进行鉴定,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专家最后给出了24亿元的估值。凭着这个估值,他得到银行信任,获得了7亿多的资金。这个骗.局直到最后公司出现财政亏空才被发现。
提醒
谨慎应对诱惑
切忌暴富心态
今天讲了这么多收藏的骗.局,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想要将收藏品看做投资理财的工具,那么切勿贪财。毕竟捡漏暴富的几率跟中彩票差不了多少,而且只要不贪心,平时谨慎一些,可以杜绝大部分的骗.局。而且收藏其实最讲究的应该是乐趣,价格高低应该属于锦上添花,而不是追求暴富。
安徽古钰斋特邀国内一线拍行专家穆文斌、甄建芳两位老师
将再次莅临我司进行鉴宝活动
届时即可与两位老师面对面交流,了解自己手中藏品目前的市场价值了解手中的精品在什么时代有什么作用机会难得,切勿错过
范围:瓷器、历代名人字画、明清玉、近代玉、历代名家文房四宝、紫砂、田黄、瓷版画、鸡血石、精品奇石。
只要您的藏品够好,我们免费送拍一线拍卖行(嘉德、保利、翰海等)!无流拍费用!!只有一个要求,您的藏品必须是保真到代的珍品!
更多详情咨询电话(同微信):1875513624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