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38673/44280b1a4da8de00.jpg)
一
30岁,是一个挺尴尬的年龄。
30岁,如果你还单身,你会被90、00后叫称职之为80后空巢老人,老阿姨,老头子,奔4油腻中年。
30岁,如果你还一事无成,你就会被嘲笑为人生的loser,相亲市场上的打折尾货,亲朋好友中的那个他他他/她她她。
30岁,就像K记里的香辣鸡腿堡,上有父母的唠叨和压迫,下有年轻一代的竞争和威胁,纵然你是那块香嫩酥脆万中无一的鸡腿肉,最后也只能在两块面包中被挤压得血沫横飞,支离破碎。
所以,30岁前应该体面做些事,30岁后才不会对人生说抱歉。
二
最近读了本书,叫《30岁前的每一天》,这本书是豆瓣红人水湄物语的首部作品。
这是写给年轻人的,最现实的梦想管理指南: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变得有钱,变得有时间,有对幸福感知力。在30岁以前,改变自己,养成好习惯,每天离梦想近一点。在30岁以后,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3738673/ad6607109a1fd538.jpg)
三
啰嗦话不说了,接下来浅谈下书中一些对我们有用的知识点,帮助我们在30岁前好好的体面修行。
修行一:梦想改变生活
你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好人,那你在平常生活中总是会对别人充满敌意;你相信这个世界会有妖魔鬼怪之说,那么你可能在现实中会产生幻觉幻听;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都是靠关系,拼“干爹”,那么你一辈子可能都会是碌碌无为,平庸一生。
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见什么!
梦想要摘星的阿姆斯特丹,后来才能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人,梦想像大雁一样飞翔的莱特兄弟,后来才能发明出第一台飞机;梦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后来才能发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梦想是一切成功的前提,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们的首要修行,就是好好思考下,自己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修行二:聚集正能量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的,总有各种困苦,阻挠,打击着我们。
那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可能都不太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满正能量。
充满正能量的人,即使现状困苦不堪,也不会因为一时的郁郁不得志而气馁,反而越挫越勇,走向人生的巅峰。
有一个长相有点对不起观众的人(我心目中的男神),大学毕业后到处去应聘工作。他觉得警察不错,于是和4个同学一起去面试,结果其他4个人都被录取了,只有他落选。
然后他又去了肯德基应聘服务生,一共24个人参加面试,23 个人都被录取,只有他落选。
他总共应聘了30份工作,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没有气馁,经过再三努力,他终于在一个学院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
后来,他创办了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他是谁?我想大家都猜到了,是很多小伙伴的男神—马云。
如果马云没有梦想,心中满是负能量的话,那么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淘宝、天猫、蚂蚁金服、支付宝.....
所以我们的第二修行,聚集正能量,摆脱悲观的情绪。
修行三:人生规划
书中提到的规划分为三个方面,职业,学习,爱情规划。
职业规划
第一步:要知道“我能做什么”
能做什么,对于小年轻的建议,首先要跟你专业相关的,如果已经参加工作的,就是要跟你工作经验相关的,不用想太多跨界专业的问题。
第二步:要知道“这个职业的路径是什么”
什么叫职业的路径?就是这份工作从底层到高层的轨迹或者发展方向。
举个栗子:从事销售行业的,轨迹就是实习销售员—推销员--销售员—销售经理—高级销售经理—销售总监—自己创业成为CEO。
所以,要清楚自己本行业的上升方向和终极目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和对未来本行业的一个评估。
第三步:“我还能再做什么”
有些人已经在工作了,却发现自己身处的并不是真正想做的行业,那该怎么办?
想跳槽吗?
书中的观点是并不太支持跳槽,想想“我还能做什么”,如果确实有其他一技之长,最重要的还是热爱那份技能,那才是能成为跳槽的原因。
学习规划
书中的学习规划指的是怎么规划读书。
作者把市面上的书分为大体两类,一种重理论知识方面的书称之为“知”书,而实操多过理论的方面的书称之为“行”书,无论看哪种类型的书,都要注重“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顾名思义,理论要和实践想结合,所以我们要把“知”书还有“行”书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出它的效果。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书中讲到了一个方法:金字塔学习法,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3738673/3ad2103fec726d6a.jpg)
从上面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要想很好的吸收知识,最好是实践,然后教授给其他人,这样,你对书中内容的吸收率就是90%。
爱情规划
单身狗们的福音来了(汪汪),为了咱们几千万单身的同胞们的幸福,作者也是操碎了心哪。
废话不多说,赶紧拿纸和笔来做笔记。
1.增加目标对象的基数。
一般单身的人,都是接触的异性数目不多,生活中可能认识和接触的异性朋友数目只有个位数,所以第一个方法就是增加目标对象的基数,就是多认识异性。
2.增加样本选择的典型性。
现在我们认识异性的圈子太窄,工作的人就是“同事”,读书的人就是“同学”,所以想办法扩大领域,多去参加一些组织或者聚会。
3,要针对目标对象集中的区域。
比如你是男的,就要去参加一些女性比较多的组织或者兴趣班,例如烹饪班啊美容班啊瑜伽班啊,那么你成功撩到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反之,如果你是女的,就去参加一些男性比较的组织。
4.寻找“联系员”——关键人物法则
《引爆点》中有这么一个观点:有些人,他们就是认识很多人,他们乐于把不同的人联系起来。
所以,我们把从认识的人当中,找出那么几个关键人物,那几个关键人物可能是你们同学聚会的组织者,也有可能是媒婆,他们一定是热心且具有广泛社会关系的人,通过他们的牵线,从而认识更多的异性。(我跟我女票就是这样认识的)
5.制定一定的标准。
千万不要说凭感觉。讲真,凭感觉其实就是最高的标准,这玩意是最缥缈最难捉摸的,这次有感觉,下次可能就随风飘逝了。
一定要心里有个数,有个标准,长相,身材什么的最好要有底。
6.保持一定的接触频率。
这个不用多说了,你们懂的。
7.行动起来。
这个也要做到“知行合一”,不去做,然并卵。幸福要靠自己争取的,不要指望盖世英雄某一天会踏着七彩云来娶你,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当然也并不排除少数这些现象。
四
书中的知识点挺多,篇幅有点长,一时半刻讲不完,我会在下篇文章继续讲解书中剩下的知识,不要错过哦。
我是杰克,一枚左脑写理财,右脑写干货,中间心房写鸡汤的逗逼又闷骚的大叔,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和点赞支持下,欢迎来撩!~
![](https://img.haomeiwen.com/i3738673/e6465d74e920320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