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而篇第一 1.1

学而篇第一 1.1

作者: 混世大魔王的胡璇舞 | 来源:发表于2021-07-28 10:53 被阅读0次

    《学而篇》讲述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和方法,讲的是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论语里的“子”都是指孔子。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不认为“学问”是读书、写文章、知识渊博,而是做人好,做事对,而且是按照圣人标准的那种最高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他认为哪怕不识字也可能有学问。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孔子认为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体会,这个修养不是从书本上来的,生活就是书本,就是教育。“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就反省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个就是学问,这是孔子研究如何成为有学问之人的方法论,就是随时随地要有思想,有见习,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反省,这就是学问。(让我想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一句话讲的就是做学问的宗旨——随时随地的学习,重点在“时” 和“习”,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观察、实践、思考。而孔子知道自我反省是很不容易的,当慢慢有了进步和一些心得,你是不是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呢?第二句是说,孔子认为作为一个真正想要做学问的人,不求名利,心怀家国天下、千秋后代的思想,这样的人很是寂寞的。但是孔子认为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当你正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个知己来了,那是相当地高兴啊。第三句是说做学问的人即使一直不被理解,也不怨天尤人,这样才够得上是君子,才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这三句话连起来是孔子理解的做人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就是先自得其乐(独乐乐),然后是与人乐乐,最后是众乐乐。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自然就能做到了。

    可见,孔子提出的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人需要有强大的信念,有自我管理和实践的能力,乐于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被冷落时不会自怜自艾失去方向和信心,才能做到这个程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篇第一 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tz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