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的他代指周平王)
他,在一番命运的波折之后,终于成为了天下的共主。
他,原本就是这个座位的主人。
他,立于国之危难间。
他,必须要做出决定。
他在诸侯的拥簇下走进这王的,共主的宫殿,走向那权利与荣誉的宝座。当他坐在这祖先坐过的宝座,接受着,群臣的朝拜,看着,这眼前的庆歌宴舞,那种曾经的羡慕与爽快已然不复,有的只是,他至今依然清晰的记得,自己王位之路的艰难。
他本是父亲的弃子,可是却成了命运的幸眷顾者。
当父亲死在骊山之时,犬戎掠夺镐京之时,在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下继位,是为周王——天下共主。可是,有人公然的提出挑战——虢公立王子余臣为天子。我想,他必然是生气的,可也无可奈何,任由去!直到晋文侯杀掉这位天子(史称周携王),他已经忐忑了十年之久了。(注:在周平王继位同时,诸侯虢石父拥立周幽王的兄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周王朝出现两王并列的局面。周平王十一年(公元前76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使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结束周王朝长达1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
他,真的好想睡一个安稳觉,但总是被噩梦惊起。当想起西北边境的狼烟骤然起,当看到那血亮的战刀沾满鲜血,记起那一个个头颅落下。他,知道自己离他们并不遥远,咫尺而已。他就毫无睡意。
他,站在这宫城之上,看着这个曾经给了他童年无限快乐与笑语,繁花似锦的地方,可如今却是,残垣断壁,破乱不堪,只有在夕阳的映照下,才略有一点沧桑之美。他不再忍心去看。只有深知曾今的美,才能体会到现在痛。
于是,他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了离开。
他,是渴望的。
一日,他,终于说了出来,成王兴建洛邑,是为何意?
众臣曰,洛邑为天下之中,方便诸侯朝贡,是周公所建,镐京与洛邑规制别无二致,接见诸侯,也是方便.
他便顺水推舟——迁都洛邑。
就在他以为成功之时,他有点没有没有想到的是:
卫武公不同意,想要他留在镐京重振先王伟业。
但他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离开。去往洛邑。
(注:此处根据《东周列国志》改写。)
终于,他踏上了新的征程,这个王朝也随着他走向新的征程。
那个属于祖先的地方,早已随着他的背影远去,模糊。他的目标只有,向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天下之中走去。是的,他带着自己的未来走向光明,可是他把祖先留在了过去,而不是在未来。即使在天下之中又如何?他与他的天下正在慢慢的成为一个边缘地带。
他,是这个新都城的新主人。
他,是这个新王朝的第一位共主。
他,开启了新的天下。
而,东迁只是他与他的王朝的第一步。
我想为他写一点话:
他只是历史命运的执行者,也许他比父亲(周幽王)要好,只是将那个王朝的都城换了地方而已。
他以为他可以继承大统,重新开创祖先的伟业,但是这一步后,一切都成为不可预料。
他,只是这一切的开启者。
(注:上文是按照史书记载的平王东迁写的原因与过程,但是近来有一些史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我简单述之,比如下面;
第一,气候灾害说,按史记载,幽王时,发生了三川地震。以致环境生存困难,因此东迁。
第二,逃避秦之说,有推测,秦在长期与犬戎交战中,有了长足发展,其力量已然对周王室造成了威胁。
第三,被郑国与晋国裹挟到东方。其实兼并诸侯国在这时已然出现,而郑晋国亦然,为了获得合法性,他们挟持平王东迁,一则将其保护起来,这一点从二王并立的局面可以看出。二则,将其控制起来。
等等。)
结语:周平王的东迁是历史上重要的一步,从此之后,我们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而那也被人们称之为“轴心时代”。我们的确要肯定,平王开启了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秩序。而那种原来的秩序正在裂开,退去。是的,接下来我们的目光也要随着他的脚步走到东方去,看看另一种场景。
正如我说,这,仅仅是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