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月
生活中我们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人:整天叽叽喳喳,对什么人都一样的亲近,对什么事情都想去掺一脚,但却没几个人喜欢他。
我们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话挺多,洋溢着热情愉悦的气息,很多活动都有他(她)的身影,大家都喜欢和他(她)做朋友。
为什么呢?
整天叽叽喳喳的那个人,什么都想参与,却什么都做得不够好,甚至需要别人帮忙才能完成。他整天唠叨的可能不是令人快乐的事情,而是自己的痛苦,自己的“不幸”。然而不幸的是,这世界上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样的唠叨让人受不了他的亲近,生出厌恶之感。
同样话很多的另一种人,明明也常出现在大家眼中,却不被人厌恶。因为他说的话是有趣的,他整个人的状态是愉悦的,和他们相处,我们感受到是快乐,是可以忘记烦恼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相信没有人会不愿意与他们做朋友。
但当作管理者时,以上两种人,又貌似都不太恰当了。
因为他们都太话多了。
人一旦话多起来,和周围人接触频繁起来,就会失去神秘感,失去那层朦胧的,令人畏惧的距离感。
人天生会对与自己有距离的东西,产生好奇,这种好奇常会让人感觉那东西变得高大起来。因此一旦没有了距离感,就很难有朦胧的威严感,没有威严感,也就不那么容易令人信服了。
原文太上 下知有之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 我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