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一句顶一万句》

读《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 一笑一尘缘2019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07:17 被阅读0次

故事挺简单,就是杨百顺(后来的杨摩西或吴摩西或罗长礼)从小在家里和父母兄弟说不到一处,愤然离家后,各个村庄找师傅学手艺,可总因为一句话或一件小事让他无法立足。几经周折后,他到了延津县里,也好不容易“嫁人”,可是媳妇不是横挑眉毛竖挑眼,就是各种嫌弃,最后与人私奔。

他带着能说上话的五岁养女姜巧玲(也就是他老婆前夫的女儿,后来的曹青娥)假意去找老婆。

哪知因为自己的疏忽,孩子却被拐走了,他离开延津去了陕西咸阳,并改名罗长礼。并在那结婚生子,甚至有了孙子叫罗安江。

而他的养女几经卖后,也终于落户曹姓家里。长大嫁给牛家当媳妇,并生了三男一女。牛爱江,牛爱香,牛爱河和牛爱国。

牛爱国的经历和他爷爷何其相似,认为在家不受待见,当兵远离,复原回来,娶妻生女。也是因为老婆和他说不上话,甚是在外有人。他不但没离婚,还一味讨好,最后老婆还是跟人家跑了。

这期间他母亲曹青娥在他35岁时跟他说了自己五六十年前,也就是小时候的故事,讲起了与延津的渊源。却隐瞒了延津她娘有人来信的事,直至死后,牛爱国才看到那封与他母亲的父亲有关的信。

牛爱国被迫出外假意找私奔的妻子——庞丽娜,那个跟他没有多少共同言语的老婆。偶然去了延津,并见到了母亲的侄媳,还了解到罗长礼的孙子罗安江也曾到延津找过她。

于是牛爱国又转而去陕西找罗安江,就是想了解罗长礼当年想说的是哪句话。

可是终究是没听到到底是哪句话。最后他想去找那个想跟他私奔的已经离婚且不知所踪的女人——章楚红。

“人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亲人也好,朋友也罢,甚至夫妻,似乎关系的好坏都源于能不能聊到一块。

在文中,看到的却是别扭的家人关系,别扭的夫妻关系,本来聊得欢的朋友,师徒,竟然因为一句传言,一句醉话,转眼成陌路。更多的是聊不到一起的尴尬。

孤独是生命的主旋律。感同身受,同频共位这是何其艰难。

佩服作者构架的匠心独运,杨百顺和牛爱国虽在不同的时空生活,作者却巧妙地让他们在某个点上牵起关联。

他语言句法也挺有特色,善于运用“不是说……不是说……而是……”的句式,文中频繁出现,将人物的思想较全面地呈现,似乎也解决了读者的某些困惑。这种句式的运用,让人忍不住想起鲁迅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都有种烘云托月之感。

相关文章

  • 绕——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绕——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文/月老 四天读完了刘震云先生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给我的第一感...

  • 读《一句顶一万句》|“找个说的上话的人”

    手闲着不会把人憋死,嘴闲着就把人憋死了。——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文|一颗桂味 《一句顶...

  • 2018-05-13永恒的孤独

    ——读《一句顶一万句》 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一句顶一万句》。说实话,刚开始读时,并不觉得好,反而有一种...

  • 一句顶一万句

    傍晚草草读完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也许读的太快,却也解不了本书何以用一句顶一万句为名。到是书中的人物命运让人心潮...

  • 在你心中,哪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一句顶一万句,读之前我就在想,哪一句可以顶一万句,抱着寻找这一句话的态度,不知不觉读完了一本书。 理性来说,有一句...

  • 读《一句顶一万句》

    这是一本和以前自己看过的小说最不同的一本。 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唏嘘嗟叹的小说 。 心非所愿即是悲孤独似乎总在如影随...

  • 读《一句顶万句》

    原来一件事,中间拐着好几道弯儿呢。 娘家哥心满意足离开,大家以为风波像往常一样过去了,但老裴夜里睡到床上,更加窝心...

  • 读《一句顶一万句》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能“说得上话”的那个人。 —...

  • 读《一句顶一万句》

    2017.10.25 ,PM 10:52读完,36万字 背景 本来想借用搜索来介绍这位作家,有人了解,就有人不清楚...

  • 读《一句顶一万句》

    读《一句顶一万句》时,我常常不自觉的想起一到冬天,就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凳子来我家门前晒太阳的那位裹着小脚的老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一句顶一万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xk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