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二十七章

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二十七章

作者: 荔枝咔咔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14:47 被阅读0次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暇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擅长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留下把柄;善于算计的人,不需要计算工具;善于闭关的人,不用门闩(shuan)也能让其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子也能让其解不开。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圣人善于救人,而不会无故放弃任何一个人;善于救物,而不会轻易抛弃任何可以拯救的物品。它承载着高明的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秒”。

不善人要向善人学习,把其当作老师;反过来善人也要从不善人身上得到借鉴,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学习、不借鉴反省,就算他很聪明,也是非常迷惑糊涂的,这是玄妙之处。

首先来第一小节,给我一种高人都是“不显山露水”的,所谓“燕过不留痕,人过不留声”,以及“聪明的人不会显示自己聪明,也不会让你发现他的聪明”。现实生活中,就会有这样的人,他觉得自己聪明得不得了,谁也欺负不了他,但是却全被人看见眼里,记在心里,最后反而自吃苦头。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然后说第二节,让我想到了“物尽其用”四个字。其实无论是人还是物,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总是可以衍生为“可造之材”。我们要有信心,所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对于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特别包括我们自己。对于物品,我们更应该保持节约循环的意识,不应不想浪费,让一切物品可以从分发挥它的作用。

最后,再聊一聊最后一小节。成长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取长补短”的过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还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古语都与这一节的内容十分契合。聪明也许是天赋,但是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修正自己。

我最喜欢第二小节的内容,它让我明白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失败,只要我们用心,只要我们不弃,就总有反败为胜、绝地反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可能。没什么是糟糕不了的事情,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乐观的心态,愿意去拯救我们的生活,那么,一切都将可以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彩。

没有绝对的失败,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瑕的人,我们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完成一次次华丽的蜕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二十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xm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