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自创的一个词汇。它通过人为的方式生产出来,披着艺术的外衣其实质是可以获取利润的文化商品,他隐蔽地操纵着人们的身心乃至潜意识,这是通过全文得出来文化工业的定义。
霍克海默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提到“在垄断下,所有大众化都是一致的,它通过人为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开始明显的表现出来。电视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为艺术品了,他们已经变成公平的交易,为了对他们精心生产出来的废品进行评价,真理被转化成了意识形态。”这就说明,文化工业中的文化产品是按相同的框架复制的,大众传媒充当了文化产品复制的工具,使文化产品可以迅速广泛地蔓延。
因此,我理解的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产品、大众传媒以及大众。
文化工业中的文化商品,披着浅薄的艺术外衣,是完全按照大众的需求设计出来的,他充分迎合大众的视听来使人们身心感到愉悦,大众就会沉溺于这种虚假的满足中由此产生虚假的快乐。大众一旦沉溺这种虚假的快乐,这种环境会影响其思考和行为,其精神层次在这种“培养”中会下降。在这里霍克海默也提到“纯粹的娱乐会使那些字自甘屈就的人在各种各样的联想和毫无意义的快乐中得到放松,然而这种快乐却被娱乐的交易打断了。”也就是说,同艺术一样,文化工业中的娱乐是包含或带有某种目的和欲望的,这种目的和欲望在“迎合大众操纵身心”的特点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前文对启蒙的批判中,海默认为的“技术就是权力”在文化工业中的体现是媒介伴随着权力的出现,大众传媒是文化产品的传播者。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是受某项权力驱使着的。一方面,前文提到“文化商品是迎合大众需求和欲望生产出来的”说明大众很愿意接受文化商品;另一方面,受权力驱使的大众传媒又大量复制和传播着这些文化商品,这说明大众很容易接触这种文化商品。迎合需要和易接触造成文化商品的盛行,这时,一旦有图谋不轨的权力或意识形态控制大众传媒,操纵文化商品的传播,大众就会受其利用。“新的意识形态把这个世界本身当成了对象。正是通过将这种混乱的生存状态提升为事实世界,并把它一丝不苟地表现出来,它利用了人们对事实的崇拜。这种转变是生存本身变成了意义和权力的替代品。”霍克海默在这里提到的是诞生法西斯主义的极权主义温床。
霍克海默笔下的大众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是文化工业中受文化产品和大众传媒“培养”影响的身体和灵魂上孤立无助的个体。他们长时间暴露在文化产品所带给他们的规则和公式中,耳濡目染下已经已经丧失了个性都按照统一的价值和观念行事,同时也逐渐失去了分辨和思考的能力。霍克海默描述的文化工业中的大众和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相似,“人们再一次变成了与社会进化规律和自我原则相对立的东西变成了单纯的类存在,他们在强行的统一中彼此孤立”,这也就奠定了其文化观:对精英文化的推崇和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