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作者: 守护流星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22:38 被阅读0次
    《道德经》读后感

           本年度第9本书《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全书5000余字。此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重新认识本真自我的良好途径,深挖中华优秀道德精髓, 有助于读者放下浮躁的心态,认知自己。无论你是谁,都能在《道德经》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

            很多词句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这些文字体现了中华文明千年的智慧,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无为从字面上理解是无所作为,也有人解读认为无为是思想消极的表现,是对事情不作为,是不思进取,但是学习完后,你会发现,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为”到极致,只有到达了为的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互为终始。

           文中用“上善若水”,很好的解释了无为的真实意义。原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利于万物,指的是水泽于万物,万物生长离不开水的滋养,这代表着水对于万物是有作为,有贡献的。万物受益于水,茁壮成长,这体现了水的有为。虽然水不争,没有因为自己对于万物的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反而流向最低最下处,居于万物都不耻居之所。有为于万物,有滋养万物,却不会因自己对万物有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这才是水的“无为”。所以“无为”的定义更像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而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不为”。所以对老子的无为认识不能单纯从字面上进行理解,也需要结合其使用概念的具体环境来推测该概念的含义。上善若水对于平时工作,生活中告诫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工作中总能碰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碰到一些与你价值观相违背的情况,碰到一些付出了却得不到认同,得不到鼓励的情况。与其闷而哀伤,不如上善若水。

           书中还有提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其表达的意思是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其实欲望在某种程度上罪恶的根源,人想要的太多,但是现实往往无法满足,导致心理的落差。年轻的时候希望拥有财富,有事业,有钱有事业的时候就希望爱情美满,爱情美满希望儿女双全,有儿有女后自己身体健康,事事顺利。你会发现自己不停的在追求更高的目标,诚然欲望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历史滚轮的前进,但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接纳平凡是我们毕生的课题。人的一生有三个过程,接纳父母是普照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对于生活少一些期待,没准你能在生活中发现惊喜。今天在看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时候,在想,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享受生生活的快乐,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最后还想说一句,心态好,则事事好,心放宽,则事事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zp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