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来的时候和朋友聊天,两个人都不喜欢去外面吃饭,但也不介意,因此为了表现出自己不免俗,从众心理在作怪。
朋友们对于我不怎么出去也没少说我,甚至爸爸也会经常叫我与同学约着见面,我承认在这点上我的确不怎么主动,不怎么知道维系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回想一下每次去外面和朋友们逛街,有几次是自己真的很想去的?又有几次是自己去后回来心情舒畅的?昨天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出去的,也没啥收获可言。说实在的,感觉自己真不是那类人,为何要强迫自己合群呢?
前些天妈妈在电话中,爸爸妈妈都不是经常去外面吃饭的人,记得我小时候吃自助餐拿了一盘盘的被人笑话,妈妈怪尴尬的在一旁解释“我们不怎么带她出去吃”。现在,我有时希望把每次的“钞票”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话不投机时,可以观察观察周围的布置,观察一下每个人用餐时的状态等等,只是想从中能够获取点什么知识,这也算没白来。但这,意义作用大么?
我承认坐在一些逼格高的餐厅的就餐体验感会高,但是我也不觉得每次聚会都要去那些地方,但是每回和朋友一起聚会,大家都会选择一些高于我们生活水准的地方,至少是高于我。人民生活水平这么快就奔小康了?现在大家这么快就开始“坐享其成”了?还是大家赚得其实也不多,然而就喜欢把他们花光?
早上和妈妈微信,看到妈妈这么努力,我不禁感到惭愧。大学时期是最最轻松的时间,不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你真的该好好反省一下。
把握自己的主心骨吧。朋友,要聚;感情,要交流;但记得要保持初心,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孰对孰错,你做哪一种选择,没有人会怪你,到头来,只有你会怪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