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讲要“追求完美”,作为一种孜孜以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无可厚非,但是要警惕更进一步的“完美主义”。
何谓“完美主义”?百度百科有如下定义:完美主义是汉语词语,与人们所说的强迫症近似,是一种建立在处处不满意、不完美之上的,极度追求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是由于处于极端的环境缺乏沟通缺乏安全而形成的。
完美主义者会极其苛刻、严格地针对自己的目标。自己定好了日课内容,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时对其他人有一种道德上、认知上的优越感。与此同时,在遇到,几乎是不可避免会遇到,偶发的意外耽搁、计划执行偏差乃至意外后,完美主义者会因为事情脱离计划而暴怒,而无措。更进一步,为维持完美的状态,他或者会选择放弃这个事情,或者更糟地,挫败感导致自暴自弃。最终的结果,相反还不如那些从起步到最后都磕磕绊绊的人。
一个完美主义者是无法减肥成功的。偶然的贪吃和放纵会杀了他的,更不要提必然会出现的平台期了。他只会越减越肥。
曾国藩也曾经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立誓“要做圣人”。他律己严,偶有小错或日课耽搁,动辄以“禽兽” 之称骂自己,对人更严,多次得罪交情深厚的师长亲朋。后来饱经世事、几经碰壁后领悟了如水的世事,有起有伏,有进有退,最终曾国藩如柴静所言“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经验主义者”。
要“完成”不要“完美”。日课漏了一天,不应该,懊恼,怎么办?明天继续呗;跑步没达到出发时设定的距离或配速,好吧,下次争取发挥好一点;万字作文偶有涂改,没办法,时间来不及了,该交就交吧,毕竟要达到100%满意还要花至少一倍的精力,今天熬夜,明天的早起怎么办?90分也很好了。
心态上追求完美,行动上也跟上去,同时也要接受不可避免的波动和变化,给自己留有余地。
以儒家的态度入世,以道家的态度出世,以佛家的态度来评价,大致如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