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每个人都会走亲访友,亲朋好友聚一聚,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拜年”。
爸妈说他们过去的拜年才叫拜年,不论多远的亲戚哪怕走上大半天都要亲自登门,带点礼品是次要,说吉祥话才是重要的。现在的拜年就是吃吃喝喝,对“拜年”的理解也变了。
可是大部分人的拜年并不是从面对面开始的,而是从手机信息开始的,不知什么时候“群发”成了一时的风靡,不需要自己动脑筋,也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编词,无论是长辈,或者是晚辈,或者是朋友,如果需要每个都单个编辑,那没个一天时间是完不成的。
信息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越是紧密,即便不常联系,大家还是习惯的存储着各种人的联系方式,有的是偶尔联系,有的甚至从未联系过,只有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想到要不要群发一条祝福短信,其实这背后到含金量到底有多少,是否每个人都会给你回复呢,答案当然不一定如此。
当我们收到祝福短信的时候,首先就会判断这个短信是不是被群发的,如果是群发的,好感度立马就会下降,甚至觉得是一种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是直接回复一个“谢谢”还是编辑一条短信加以感谢呢,亦或者另找一条群发短信搪塞一下,不管怎么做都非出于本心,这样的祝福也就成了无用之功。
我也会收到很多的祝福短信,有自己编辑的也有被群发的,我会回的都是那些自己编辑的,哪怕只是简短的一句“新年快乐”我也会觉得真心十足,我回句“谢谢”是合情合理,另外编辑一条也是心甘情愿。你看,人心就是这么奇怪,值得尊重的都是真心付出的,会被忽视的都是投机取巧来的。
其实我也是个比较懒散的人,不是不会写祝福信息,而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说是多了觉得假,说的少了觉得是糊弄,一句不说又感觉没有人情味。从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一些事情,可能在别人那成了多此一举,但是要我发祝福,我还是推崇自己编辑,可能字数比较少,话语也不是很有情感,但是都出于真心。
春节刚过完,就这一点有点小心得体会,简单分享一下吧。
1、提前编辑
大家放假的时间前后不一,但是最晚春节当天还是能赶到家的,有些地方是从初一开始拜年,有的是从初二,但不管是哪天,都是大家非常忙碌的时候,不管选择哪天发信息拜年,提前编辑好都是准备工作。
2、错开高峰期
初一初二两天会是信息的高峰期,我明显感受到每个初一的清早开始群里就活跃起来了,如果选择这个时间拜年,那么你的信息有可能会被沉底,有时候不是别人不回你的信息,而是被大量的信息覆盖根本不能做到一 一回复。
3、措辞要真挚,但切勿太过华丽
写文章时可以天花乱坠,但在编辑祝福短信时“情感真挚”才是第一位,能够引起共鸣的不一定是华丽的辞藻,相反朴实真实的情感更能拉近人心。
就分享这么多,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