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二、诗文原作
你真的⾛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管,迟早有那⼀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个梦,⼀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瓣,
两瓣,落地,叫⼈踩,变泥……
唉,叫⼈踩,变泥——变了泥倒⼲净,
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着寒伧,累赘,叫⼈⽩眼——
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
我可忘不了你,那⼀天你来,
就⽐如⿊暗的前途见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我爱,我的恩⼈,
你教给我什么是⽣命,什么是爱,
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
看不见;爱,我⽓都喘不过来了,
别亲我了;我受不住这烈⽕似的活,
这阵⼦我的灵魂就象是⽕砖上的
熟铁,在爱的槌⼦下,砸,砸,⽕花
四散的飞洒……我晕了,抱着我,
爱,就让我在这⼉清静的园内,
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头顶⽩树上的风声,沙沙的,
算是我的丧歌,这⼀阵清风,
橄榄林⾥吹来的,带着⽯榴花⾹,
就带了我的灵魂⾛,还有那萤⽕,
多情的殷勤的萤⽕,有他们照路,
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
听你在这⼉抱着我半暖的⾝体,
悲声的叫我,亲我,摇我,咂我,……
我就微笑的再跟着清风⾛,
随他领着我,天堂,地狱,哪⼉都成,
反正丢了这可厌的⼈⽣,实现这死
在爱⾥,这爱中⼼的死,不强如
五百次的投⽣?……⾃私,我知道,
可我也管不着……你伴着我死?
什么,不成双就不是完全的“爱死”,
要飞升也得两对翅膀⼉打伙,
进了天堂还不⼀样的要照顾,
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没有我;
要是地狱,我单⾝去你更不放⼼,
你说地狱不定⽐这世界⽂明
(虽则我不信,)象我这娇嫩的花朵,
难保不再遭风暴,不叫⾬打,
那时候我喊你,你也听不分明,——
那不是求解脱反投进了泥坑,
倒叫冷眼的⿁串通了冷⼼的⼈,
笑我的命运,笑你懦怯的粗⼼?
这话也有理,那叫我怎么办呢?
活着难,太难就死也不得⾃由,
我⼜不愿你为我牺牲你的前程……
唉!你说还是活着等,等那⼀天!
有那⼀天吗?——你在,就是我的信⼼;
可是天亮你就得⾛,你真的忍⼼
丢了我⾛?我⼜不能留你,这是命;
但这花,没阳光晒,没⽢露浸,
不死也不免瓣尖⼉焦萎,多可怜!
你不能忘我,爱,除了在你的⼼⾥,
我再没有命;是,我听你的话,我等,
等铁树⼉开花我也得耐⼼等;
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颗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变⼀个萤⽕,
在这园⾥,挨着草根,暗沉沉的飞,
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明,
只愿天空不⽣云,我望得见天
天上那颗不变的⼤星,那是你,
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
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点……
六⽉⼗⼀⽇,⼀九⼆五年翡冷翠⼭中
三、诗文赏析
诗⼀开始就切⼊抒情主⼈公的⼼理活动:“你真的⾛了,明天?那我,那我,……”爱⼈的⾏期应该是早已决定了的,对这本没有什么可疑问的,但这⼥⼦⼼⾥并不愿意爱⼈离她⽽去,也不相信爱⼈真的忍⼼离她⽽去。这样,外在的既定事实同⼥⼦的内⼼愿望形成“错位”,产⽣了对不是猝然⽽⾄的⾏期却感到突然的⼼理反应。“那我,那我,……”这是⼀句未说完的话,它的意思应是“你⾛了,那我怎么办?”但如果这样说,就缺乏⼀种诗意,也⽋缺含蓄,不能揭⽰这⼀弱⼥⼦复杂的⼼理活动。
这⾥⽤重复和省略号,很好地传达出⼥⼦喃喃⾃语、⼀时不知如何是好的⼼理状态。“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这是因留不住爱⼈⽽说的“赌⽓”话,⼥⼦⼼⾥仍在嗔怪爱⼈,她明知爱⼈是不可能忘记她的,却偏这么说,⾔外之意⾃然是要爱⼈记住她。但不管怎样,爱⼈的即将离别在她⼼⾥投下了沉重的阴影,对“残红”这⼀意象的联想,反映了她的精神负担和⼼理压⼒,她对爱⼈⾛后⾃⼰将独⾃⾯对现实处境⽽感到焦虑和害怕。她随即把苦楚的因由转嫁给爱⼈:“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爱情让⼈幸福,爱情也会让⼈苦恼,特别是相爱的⼈不为社会所理解、不为亲朋好友所⽀持时,更会有苦恼的感受。⼥⼦责怪爱⼈带给她爱情的苦恼。对爱的表现,诗从开头到这⾥,切⼊的是爱的“反题”,它不是正⾯表现爱,⽽是从爱⼈的即将远离在⼥⼦⼼中引起的难过、嗔怒、责怪等情绪反应,反衬出爱⼈在她⽣活中的重要以及她对爱⼈的挚爱和依恋。
有了这层铺垫后,诗便从“反题”转⼊“正题”的表现,指出这爱是⼀种刻⾻铭⼼的爱:“我可忘不了你,那⼀天你来,/就⽐如⿊暗的前途见了光彩,/你是我的先⽣,我爱,我的恩⼈,/你教给我什么是⽣命,什么是爱,/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草是青?”爱情因溶进了⽣命、溶进了⼈的⾃然情感、溶进了智性和灵性⽽闪耀着其独特的光彩。这种爱是让⼈难以忘怀的。能够拥有这种爱是值得⾃豪、叫⼈羡慕的。⼥⼦的苦恼与⾃怜被她所拥有的爱的幸福和爱的⾃豪湮没了,她再⼀次沉浸在烈⽕般的爱情体验中:“这阵⼦我的灵魂就象是⽕砖上的/熟铁,在爱的槌⼦下,砸,砸,⽕花/四散的飞洒……”写列这,诗⼈没有让爱的昂奋、情感的⾼潮继续持续下去,⽽是笔锋⼀转,描绘了⼀幅⾮常优美的、令⼈陶醉的“死”的幻象。⽣与死是具有强烈对照意味的范畴,⽣意味着“动”,意味着⽣命;死则意味着“静”,意味着⽣命的结束。但⽣的含义和死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定的价值坐标上,没有意义的⽣不如有意义的死,没有爱情的⽣不如为爱情⽽死,正如这⼥⼦所说,在爱中⼼的死强如五百次的投⽣。
为爱⽽死,这“死”,实际上是另⼀层次的“⽣”,爱情因死⽽获得⾃由、获得永恒。诗⼈让抒情主⼈公从对爱情的幸福体验中转⼊对死的向往,这似乎来得有点突兀,其实并不⽭盾,正是对爱情有着深刻的体验,才萌⽣了要实现爱情⾃由和爱情幸福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既然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也只能通过死来实现了。然⽽,如果诗就以弱⼥⼦为爱⽽死、进⼊到天堂或地狱的冥冥之界中⽽结束,这在艺术表现上并不能充分展开抒情主⼈公丰富复杂的内⼼情感,抒情主⼈公的精神境界也不能真正得以升华。
实际上,诗⼈为抒情主⼈公设置了另⼀层⽭盾。这⽭盾来⾃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天堂或地狱)并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也许天堂⼀如⼈们想象的是个幸福的`世界,那么地狱呢?“地狱不定⽐这世界⽂明”,在现实世界⾥,这弱⼥⼦有如“残红”般“叫⼈踩,变泥”不被⼈怜惜反遭摧残的命运,进了地狱,她也“难保不再遭风暴,不叫⾬打”,“那不是求解脱反投进了泥坑”。这就不能不感叹“活着难,太难就死也不得⾃由”的⽣存处境了。这种⽭盾痛苦只有爱才能够抚平。这个弱⼥⼦可以舍弃现实世界,可以舍弃天堂或地狱,但不能没有爱——⼈间⾄真⾄美的爱情。
有的⼈把⽣存的精神⼒量、精神⽀柱寄托在⼀个虚幻的世界⾥,⽐如天堂;或寄托给⼀个虚幻的偶像,⽐如上帝。但徐志摩笔下的这个弱⼥⼦既不把希望寄托在天堂,也不寄托给上帝;如果她⼼中也有天堂或上帝的话,那么这天堂是有着⾄真⾄美的爱的天堂,爱⼈便是是的上帝。“——你在,就是我的信⼼”,“爱,除了在你的⼼⾥,我再没有命”,“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颗明星”——爱,爱⼈,是她⽣活的⼀切;爱,成为她⼈⽣的信仰。因此,即使她不幸死了,也不是飞到天堂或下到地狱,⽽是要变⼀个萤⽕,“在这园⾥,挨着草根,暗沉沉的飞”,从“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明”,只因天上有她的爱⼈——那颗不变的明星。“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点……”抒情主⼈公错综复杂的情感思绪、爱怨交织的⼼理⽭盾,终于在爱的执著与爱的信仰中得到了舒缓和统⼀,并萌发出美好的愿望,闪烁着爱情浪漫⽽⼜动⼈的光彩。
徐志摩的这篇《翡冷翠的⼀夜》是摹拟⼀个弱⼥⼦的⼝吻写成的,他⽤细腻的笔调,写出依恋、哀怨、感激、⾃怜、幸福、痛苦、⽆奈、温柔、挚爱、执著等种种情致,层层婉转,层层递深,真实⽽感⼈地传达出⼀弱⼥⼦在同爱⼈别离前⼣复杂变幻的情感思绪。抒情主⼈公这种复杂的思绪,也正是诗⼈当时真实⼼境的反映。写作这⾸诗时,诗⼈正⾝处异国他乡(意⼤利佛罗伦萨),客居异地的孤寂、对远⽅恋⼈的思念、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痛苦等等,形成他抑郁的情怀,这种抑郁的情怀同他⼀贯的⼈⽣追求和⼈⽣信仰结合起来,便构成了这⾸诗独特的意蕴。这⾸诗不象徐志摩的许多抒情短诗那样,以⾼度的艺术凝聚⼒和艺术表现⼒显⽰其魅⼒;它是以细腻的笔调,对⼀种复杂情感思绪的铺叙,对⼀种⾃由流动的⼼理活动的铺展,有许多细致的细节描绘,这在艺术表现上也许会显得⽐较错杂凌乱、纷繁来碎,然⽽这正吻合了抒情主⼈公复杂变幻的思绪。
在语⾔上,这⾸诗通篇⽤⼀种平⽩的、近乎喃喃⾃语的⼝语写成。⼝语表达不仅亲切真实如在⽬前,它⽐书⾯语更适宜表现“独语”;当⼀个⼈独⾃抒遣情怀、倾诉情感时,⽤⼝语表达⽅式(说话间的重复、停顿、省略、感叹等等)更适宜表现内⼼情感的变化和⾃由变幻的⼼理活动。⼝语表达⾃然、⽣动、贴切、灵活多变,是这⾸诗的成功所在。
注:上文诗作和赏析均来源于百度文库,网侵立删。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01263/564ab7999f62da1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