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91541/30392fb345d82bad.jpg)
1982年,广东省顺德市一户姓杨的家庭诞下第二个女儿。
这个女孩在老家的小学和父亲创办的中学度过了平静的童年和少年。
父亲杨国强的产业渐渐壮大。十三四岁时,她和姐姐两人就被带到父亲的公司列席旁听董事会会议。会后,父亲还会向她们解释自己为何在会议上这样说话、为何又那样说话以及如何批评下属等等。
父亲曾专门请了一位外籍女学生与她同吃同住,练习英语听说能力。2001年秋,她步姐姐后尘,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四年后获得市场与物流专业学位。
2005年春,她毕业回国,协助父亲订立公司发展策略、投资计划及整体项目规划,全面历练。
她的名字叫杨惠妍,2007年度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国大陆地区首富。
杨惠妍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印证,养小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系统工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5591541/1da2dc76cbbfa975.jpg)
社会分化的原因并不只在于金钱、人脉等资源占有不均上,一定还有更重要的因素没被留意,这个因素的名字很可能是——性格遗产。言传身教的力量不可低估。
精英家庭未必能培养出精英子女,但精英子女往往都拥有精英式的家长,或者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类似家长的精英人物言传身教的影响。但这里的精英并不是指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指性格上的档次。是的,性格是分档次的,不管我们愿不愿不意承认。不论未来社会如何发展,文明如何先进,有一点都是改变不了的,那就是人与人的实力差距。这种差距即使能通过社会分工和福利政策来作待遇上的抹平,也无法从各人的性格成熟度与人格魅力上加以根除。所以,爱情里永远都会有胜负差别和“不需要理由的吸引”,亲情、友情中也永远都会有亲疏远近的微妙差异。同样,就算读了再多的书,掌握再多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但若在具体的际遇中却既不能让自己坚强起来,也无法使自己快乐起来,那这些书、知识、技能和财富反而可能会成为拖累你加速跌入绝望的负荷。
好在,性格虽然重要,却并非全都来源于遗传基因和家庭熏陶;起点固然影响甚巨,却也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赖肯(David Lykken)曾对4000对从出生之际就被分隔在不同家庭抚养的双胞胎进行跟踪,30年后,发现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幸福的体验极其相似。在分析比较了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数据之后,他得出结论: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至少50%取决于基因。谢天谢地,还有50%掌握到我们长大后的手心中。尽管这“掌握”的过程需要付出数不清的代价。
“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罗曼·罗兰说。
“命运就是‘命’加‘运气’,而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的局限性。”曾仕强说。
可是,彻底改变是不现实的。把“改变”换成“完善”或许更容易让人接受些。生活可能在很多时候是一面镜子,在一时没法改变个性中不足一面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对那些不足及其造成的后果有个够宽容的态度,其实生活也可以对我们表示宽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5591541/bcc39f58ff7cb29c.jpg)
对于《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来说,也许是沾了自己智商的光,挫折吓不了他,冷漠与误解惹不恼他,他也没有像很多信奉完美主义的现代人那样对自己进行自虐般的无休止比较和高强度自责,他仅仅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和能帮助别人的事,并全力以赴地热烈追求和用心维护亲情友情爱情,高度专注,一以贯之,结果活得很省心,也活得出奇得精彩。他也许是对的,因为没有人会一直记得阿甘的那些缺陷,而阿甘更是幸运地从一开始就不记得这些负面的东西,这反而帮助他在追求美好目标的道路上心无羁绊、步履轻快、勇无可挡。
“他和上帝(命运)和解了。”剧中人如是说。那我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