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吟诵看真教育

作者: 政坤奶奶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08:07 被阅读10次

    昨晚,这孩子补胡杨老师的《声律启蒙》课。

    先听了两遍后,自己在那里鼓捣着交语音作业。

    然后,得意地说,我找到了好方法。

    原来有两首诗他不会吟诵。不知怎么鼓捣的,他把胡杨老师的声音和他的声音合成在一起,胡杨老师带一句,他跟读一句。

    然后他发在作业群里。

    今早,胡杨老师点评了他的作业。

    “呵呵,我刚还没听出自已的声音。

    政坤这个方法可以采取。但是吟诵讲究的是一定的规律。所以说不能光模仿老师的调子,先听,听熟了以后我们按照吟诵的规矩,你自己就可以吟诵。不一定非得跟老师一样。但是吟诵的规矩要守。比如说,节奏点上的位置,平长,仄短,平起的是什么样子,仄起的是什么样子。老师说过,诗词是分八大调的。是不是?比如说,我们的格律诗,指的是近体诗,格律诗。八种方式。比如说,绝句四种,五绝七绝,律诗四种。你们把这八大调的规律掌握了,遇到诗体,判断诗体,然后再根据基本调去调。

    根据这个规则,你就会所向披糜的。我们学声律启蒙呢,在五字句七字句中,就相当于诗词中的平起仄起。那我们学声律启蒙呢,先按传统调掌握规律了,然后就自己可以创造自己的调子。一开始跟读是必要的。慢慢理解后,就自己去学。”

    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有自己创造的自由度!这才是符合人性的真教育!

    对比当下的语文教育,令人感触颇深。

    “死鱼眼里闪着诡异的光,连作者都不知道答案,考生伤不起。”那年浙江省的一道高考题曾经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

    语文大多时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字词除外。可是,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从小是在标准答案中进行的。每年必备的假期作业就很典型。九十多页的背后,是标准答案。

    怕这孩子偷看,不肯动脑,我的做法是撕掉答案。今年以前的假期作业我都是这么做的。带来的后果是完成作业要占用大量时间。

    今年的假期作业中,数学占比很少。大多是春节习俗,景点游览。在权衡利弊后,我改变了撕答案的做法。把做作业的选择权还给他。想看答案就去看。看也是学习,从不知道到知道,学习目的不就是这样?节省出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才是正经。

    很多答案是“略”的字样,我告诉他,“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自己想咋写就咋写。其实,有答案你也不必对照。不受答案的影响才对。就像你学《声律启蒙》,要有自己的调子才对。

    这要成为他今后学习的准则:无论学什么,掌握规则后,都要体现自己的学习特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吟诵看真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g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