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色事件,知道了《熔炉》,但直至今日才鼓起勇气看了这部电影。整部影片只有开头几处让人忍俊不禁,而余下的唯有悲愤的沉默。
我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此刻,多希望这类与“变态”相关的作品都只是杜撰或是无所不及地运用艺术夸张与想象手法,决非来源于真实的生活。透过许多这类作品,不难发现童年的遭遇常常是造成人性变态的重要根源。因为童年是塑造良心、人格、建立道德准则的关键时期,而这类人的心理功能却在此期间因种种精神与身体伤害,比如亲情缺失、歧视、虐待等,而发育不足,甚至是处在原始阶段,那种原始性的冲动与野蛮像一颗炸弹埋藏在身体里,只要满足一定条件便一触即发。
在良心、人格塑造方面,我认为它更大程度取决于教养。教养是以更直接的方式教人表现得更像“人”,是探索内在,且多受原生态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便人在原生态家庭所处的时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很有限,但它的影响力却贯彻生命全程。
与教养相辅相成的是教育,而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判断力、思考能力,让人独立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是探索外在。但这个社会随处可见的伪君子,趋炎附势的知识分子等等证实着受过教育的人不一定有教养,而一个未受过任何教育的农妇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懂得“善良”,懂得“知恩图报”。教育水平实在无法同人的素质道德水平划等号。法国哲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有言: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
通过《熔炉》,就更不难理解“教育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了。这名聋哑学校的校长,虽然每日与“教育”打交道,实则却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禽兽。电影中人物所表现的外在形象,完全就是个油腻的中年男人,加上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两人肥头大耳,油腻得像两大块猪膘。我们常说相从心生,他们的每一寸皮肤上都显现出内心的猥琐、龌龊与肮脏。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这类禽兽不是生而为禽兽,一定是经过某段“困兽之斗”,才成了今天的模样。
很多研究显示,一个经受过暴力或虐待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很有可能患有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发病时间可能会延迟数年甚至数十年。
而受伤害的孩子在长大后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具有反社会型人格,另一种就是胆小怯懦。那些被压抑的愤怒、恐惧在心中积累,一旦爆发便是无人性的暴力。这就好像是一个恶性循环,变态的人从儿时的受害者转变成了施害者,再去影响他人的成长。或许只有让受害者的心理尽早得到恢复与愈合,才能遏制这种恶性循环,也唯有“爱”能治愈一切,这包括家庭的不离不弃、社会的理解、接纳与包容。
“爱”会让人变得有“教养”,有“教养”则明事理,知善恶。我希望在恶人得到惩治的同时,去了解恶之花诞生的原因、分析让它得以生长的土壤,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如何在萌芽状态把“恶”剪断,还它以健康。
影片最后说:“为什么我们要一路奋战呢?或许,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要让世界改变我们。” 我始终坚信人性本善,而恶的存在只会让我们更明确自己所坚守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