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少年时,在书中读到这几句话,便被其中万里层云的气势深深吸引。但是心中也留下了疑惑,那时候就想,庄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眼里的鲲是什么样子呢?变成大鹏,穿越九万里高空的景色应该是什么样子?
幸而,念念不忘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画家于莲的《画说庄子》,用油画的形式,诠释了庄子的无为而治、齐物论、逍遥游等思想。将《庄子·内篇》中的故事和思想充分地展现出来,让人不仅欣赏优美的画面,而且带人通过沉浸式体验庄子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收获感悟和力量。
于莲在《自序》中说:“当我意识到在商业中的不断打拼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也没有让我体会到更多的生命价值,反而使我身心俱疲,我便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并决定做出改变!”
本书通过24幅灵魂画作,让我们走进庄子,走进自己,治愈自己的内心。
虽然庄子离我们很远,但是他的精神永不褪色。
正如书中所说:庄子看似在教我们顺天安命,无须作为,有些消极避世但其实始终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空间。究竟成为哪一种境界的人,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0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们每个人都羡慕相濡以沫的感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世事多变,因为观念立场不一样,导致感情分崩离析的大有人在。
面对曾经的爱人,没有了彼此之间的欣赏,抱怨怨怼,仿佛仇人,一副你不让我好,我也不让你好的画面。
事实上,如果不能真诚相待,不如放手。
正如于莲所说:如果我们乐于接受婚姻中的牵绊、束缚、责任和义务,那就好好彼此关爱、扶持,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满足于那一湾水的幸福。
如果我们更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自在,那就努力为自己打造一个浩瀚的江湖,拥有丰饶的内心世界,任凭风吹雨打,我一岿然不动。
其实,无论哪种选择,只要内心坦然便是对彼此最好的成全。
02.子非鱼,共情才能懂得鱼之乐
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别人只是旁观者。你眼中别人的世界,未必是你想的样子。用自己的思维去评断别人,可能会造成误解。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你的观点不一定适合别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喜好,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误解,学会尊重差异是成年人该有的能力。
于莲说:每个个体,包括春花秋月,都有自己的世界,但并不妨碍别人去欣赏,去寄情,只要不过度干扰那自然的存在就好。认同并尊重彼此的差异,是大千世界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
03.鲲鹏之变,寻找自己的自由天性
庄子的哲学里,提到的最多的就是自由。
所以才有北海的鱼,变成大鸟,乘风破浪,背有几千里长,像天上的云朵一样壮观。
不管是乘风的列子,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子,亦或是一生都自由自在的庄子,他们把天性和自由看得都无比自然和重要。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执着于欲望,让自己陷入执念的陷阱,就会失去自由。
于莲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一个逍遥于江湖的人?为什么我们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当我们认为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时,我们为什么不问问,为什么就不能发生呢?”
我们所有的烦恼不过是庸人自扰,大小,好坏,有用或者没用等等欲望支配了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失去自由。
“科技越发达,生活越便利,我们也似乎变得越“低能”了:没有手机,可能无法出门;没有外卖,可能无法吃饭;没有工作,可能很难生存……”
而我们终其一生,在寻找的,都是如何真正地做自己,如何坦然生活,像鲲鹏那般逍遥于天地间。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想要探究更多庄子的人生哲学,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妨拿起《画说庄子》一探竟。
《画说庄子》,给了我们从俗而脱俗,从烦而清静,从紧而松弛,从忧而快乐探索的机会。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和心灵,也能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无限可能和自由。
如果你读懂了庄子的美,也就懂了两千年的中国式浪漫,找到了成为更好自己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