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安娜偶然想起杰瑞有段时间没主动问候,似乎在较劲更或者是安娜的隐忍,先找谁又何妨?
微信真是个好平台!隔着一条无形的信号线,不用特别预约、不用刻意准备,思念或想起某人时可以留言、语音或视频,皆由当事人的心情和状态而定…
有感:《一辈子没结婚,七个单身女人同居10年,80岁还染发、化妆,将生活过成了诗》安娜今天又被某人膈应到,心里不舒服又不想去吐槽,推荐注册简书真不是个好主意。有时想想这人挺搞笑,似乎就没尴尬一说,人与人的距离感貌似都不存在!无处排解的安娜很无奈,于是乎又想起杰瑞这位倾听者。
安娜不知道怎么开口,也有担心自己的俗人小事去扰人心绪。一边漫步百度文库、简书文库,一边斟酌着要不要去跟杰瑞打个招呼,纠结中看到一篇《一辈子没结婚,七个单身女人同居10年,80岁还染发、化妆,将生活过成了诗》,然后不假思索即分享给杰瑞。
杰瑞问:你愿意吗?
安娜复:需要独立性特别强,在中国的南方有自梳女一说,早先来自香港。
安娜的真实想法:人是群居动物,自己喜静,是个普通俗人一个,有着普罗大众一样的圆满情节,也希望有自己的小家,更希望有个理解、包容自己的另一半,双方有自己的独立性也有某种共性。两性相处谈不上谁给谁扶贫,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旗鼓相当,达成某种平衡状态时互相给与、丰盈才是双赢。
查看过资料和所处现实生活的骨感,貌似某个人还需要空间去成长,想到这世上找不到两个相同的鸡蛋时安娜不禁莞尔。好吧,话题有点偏题。
说回上面的文字书写的状态看起来很唯美,其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涩。悲观点来讲,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最终能跟志趣相投的人儿一起相处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乐观点讲都是群有追求的人。至少社会角色赋予她们独立的经济能力,能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基于这点就强过半数为家庭而操劳的中国家庭主妇。
文中提到每个成员单独居住一间,并共同拥有一间公用房,定期举办茶话会,畅聊天南地北。互助型养老模式还是比较可取,这群老姑娘们尊崇内心、相互信任,把个人与小团队相互作依托,倘若有一天某人把退路都安排妥当,余生也就了无牵挂。让自己活的通透,即是衰老、死亡都能从容自如。至死其婚姻似乎也只是人生的选择项,而不是必选项。这份淡定着实令人敬佩!
若是人生到某种程度的某个阶段,某人还迟迟不愿出现时,选择跟姐妹淘一起群居养老,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有感:《一辈子没结婚,七个单身女人同居10年,80岁还染发、化妆,将生活过成了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