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用了70分钟完成了《需求》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合计下来,总共写了1300多字,内容涉略从书籍的整体框架,到每个框架之下的内容提炼。总的来说涵盖很全,但问题恰恰在于:内容概括的很全,却缺少细化。这会导致什么呢?这会导致:当我日后再次翻看这份读书笔记时,如果我在不借助原书的情况下,我没办法回想起书中的内容,更遑论掌握书中的内容了!总结这件事,一句话可以说明:我的读书笔记“费力不讨好”,存在待改进的空间哈!
下午,看了几篇得到上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其中,有一篇专门讲的就是如何记读书笔记,而“洋洋洒洒”的数千言中,有一点点醒了我,它就是:
读书不仅要记作者的思考框架,更要记下作者的逻辑脉络。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好处有两个:
(1)日后回顾这本书的内容时,我没必要再找原书去看了,只要览阅这份读书笔记,就能回忆起这本书讲了什么?这么做和我原本的笔记有什么区别呢?答:区别在于,我那种方式只是泛泛地记作者写了啥,但究竟能不能把作者的主体思路说得出道得明,No!
而万维钢老师的读书笔记方法呢?他强调的是梳理作者的逻辑,因为任何人讲话也好,写书也好,肯定是经纬原则哈,那什么是经,经就是——框架逻辑,而在框架逻辑之下的例子,故事,这些佐证是“纬”。所以,想要把握书的全部内容,得学会抓大放小,而不是像我那样,似乎是在提炼作者主旨,但实际则不然,我只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可以想见,日后当我想要了解书的内容时,光靠我的方法根本无法实现。而万老师的方法呢,逻辑脉路有了,而例子呢?例子联系自己的不就好了吗?而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好处!
(2)看书最终是为了改变自己,无他!怎么改变自己,首先得把看过的书中内容理解并消化哈,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没有这一步,书看过也就看过了,钱花也就花了,但产生不了价值。这也就是看了很多书,但依然不能“致富”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是看书要看模型,模型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作者的逻辑框架。二是多元化思考,怎么才能多元化思考?得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啊,那掌握各学科中的什么知识呢?答:规律性的底层知识。而什么是规律性底层知识?它就是每个作者写作的逻辑脉络哈,这是筋络,掌握他们就掌握了作者的主旨思想,拿着这些,跨学科链接就不费力了!
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掌握作者的逻辑脉路,不仅仅是大方向上的框架,还有就是每个框架点之下的逻辑思路,这种记笔记思路,有点像层层剥茧一样,一层层地深挖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我就像坐着飞机一样,俯瞰大地般地看清作者的思路,做到这般,才真正算是看过这本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