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闭上眼睛走不成直线。一般不会超过20米就会偏离,甚至会“画”一个圆。关于原因有不同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现象有科学的结论。不过,这似乎没什么关系,因为在正常的生活中,除了现在的手机党喜欢低头走路,没人会经常性的闭眼走路。
我们可以很自由的决定要不要去西湖、要不要去长城,决定怎么去、哪天去。可是,人生之路是无形的,这条路上我们有太多的限制:终点是什么?不知道;怎么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不知道。
我们惟一知道的是:这条路叫一辈子,这条路非走不可,这条路一定有终点,终点一定会到。那么,走在这条路上,怎样才能睁开我们的“心眼”?
自从儿子2013年7月份来遂昌参加夏令营,开始系统的接受读经,我自己也像打了鸡血的状态,每天有事没事的在学校的几个群里找人聊天儿,一聊就是一年多。疏于读经的缘故,慢慢感觉到自己有些无力,说出的话太多的过于理想化、太多的流于表面化,甚至给自己和别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借交作业的机会向大家道歉,感谢大家原谅我一直以来的懵懂无知。下面把这个学期以来的一些体会汇报给诸位大小朋友。
三点感受:
接受全日制经典教育的障碍
为何坚持经典教育之路
安身立命靠什么
我们最好对问题进行正反180度的观察。
读经运动推广了这么多年,各方人士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了无数的思考,到目前为止,要不要让孩子接受全日制经典教育,仍然是最大的障碍。有人会说,我们对经典是非常认同的,我家最大的障碍是长辈实在舍不得、是怕亲情疏离、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培养孝心……,如此种种。我想说,这些只能算是表像,如果一定要说孝,孝的最大现实表现是什么?以我此刻粗浅的认识:无非是后人的行为足以让先人含笑九泉,而不是死不瞑目。老人家天天含饴弄孙、日日耳提面命,孩子大了就一定能令人安心吗?当然有这样的家庭,如果我们有幸身在其中,那是天地的造化,令人羡慕。身在其外呢?
我家在农村,农村里现在也还存有一些极少数的家庭,爷爷奶奶没上过学,父母都在外地谋生,但孩子的品德、成绩等各方面的表现会令见到的人深深感动。只是,例外无法涵纳例行,不具有推而广之的复制性,无法成为对每一个孩子心存侥幸的理由。况且,这些个案背后仍然有残留不多的民间传统支撑。
新闻上说过一句耸人听闻的“中国人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似乎渗透到了人的心灵深处。无意识的要跟风、无意识的要上学、无意识的要工作……,这些很平常的事,前面加上一个“无意识”,真是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不要无意识的对未来的美好存有想当然的期待,未来是由自己的当下而去的。待到未来一天天的来到我们的面前,请看现实中有几人能够脱俗的说“人各有命”?我们耳朵边出现频率极高的句式是“早知现在……当初……”,可问题是何必当初呢?是不是又应该马上反应到,面对此刻所处的现实“如何当下”呢?
不提久远的历史,只说从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全国以后,天下又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么?30多年的时间,中华民族的掌舵者,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向,无孔不入的对我们耳提面命:除了挣钱,其它什么都不重要!“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睁眼看看当下的现实!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往上,学历提升和人格成长的过程事实只浓缩成了一件事:凭证赚钱。我们突然发现,这种“凭证**”的模式其实像空气一样让人习以为常了。只是到了教育这个问题上,因为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加上大家对教育都附着了自己的美好愿望,所以隐藏了这个事实。我们对孩子的舐犊情深最终就为了凭证赚钱?
搞了30多年了物质建设,现在电视上突然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呼唤亲情、呼唤人情的公益广告。为什么要呼唤?难道这么多被呼唤的人从小不是和家人呆在一起长大的?孝在哪里?亲情又在哪里?我们多少人从小好好学习,终于从上学、工作到定居城市,但是父母仍然住在家乡,即便每年回家4次,在父母剩下的岁月里,一共能够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这岂不是大逆不道?如此小时亲大时“疏”,岂不是心口不一,遍地小人?
当然,我不试图用这些来否定亲情的需求。只是希望我们在看待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另一面、另几面。又比如:体制内的课程怎么办?等等。终极的说法:只要人活着,现实问题就永远解决不完。所以要学会分出真问题与伪问题,大家常说的淡定,其实就是分出真伪,真问题群策群力,伪问题根本不需要解决自会消散。那什么是伪问题?我想伪问题的标准应该是:经不住推敲、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不过这里面确实有个真问题:我们愿意等待伪问题消散所需要的那么长时间吗?
那么,为何要坚持经典教育之路?
结合上面说的,要谈这个问题,要重复提到两个概念“知识”与“智慧”。这两者不可分割,智慧可以不断生出知识,知识的积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智慧。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知识的积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智慧,但不可套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智慧与心的关联更大,需要用心体悟,它的出现应该是比较接近凭空出现的,它可以由知识的积累来激发,但知识的积累不是必需条件。所以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学问(知识)很大,但智慧不足;而有的人学历一般,但不缺智慧。
不少人一谈到教育,“就是这个样子!”把孩子送到学校读经典,过多的出于商业上的买与卖的思维,也不愿意在家长圈里交流,完全封闭在自己的认知里。连一般的知识层面都不愿意学习,很难想像自己坚持的“这个样子”是从何而来?凭空自来?也许这就是“知识障”吧。且不论孩子能够读经是不是他们的福气,大人的这种状态很难给孩子以积极正面的引导,这就叫"背道而驰"。尤其是负面思维比较严重的家长,本来自己的思想就不积极向上,本着“不能让孩子输在未来”的指导思想,把读经只当作类似“多学一点才艺以后有帮助”的手段。
五味杂陈,不知如何评说。大家都是要品四季冷暖受人间温饱的凡人,只是想请这些家长好好回想当初:当初为何要来?更想棒喝一声:准备利用孩子到何时?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人自己不能定了,翻滚于尘世中,便认为要孩子知止、要定,太可笑了,甚至太可怕了,“这以后长大了怎么活”?我却想问:想孩子跟自己一样,还是比自己更加圆融近道?既然来到这里,想必不言自明。但为何所思与所为缺少交集?
王教授说:“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所以,有许多老师,有许多家长一直在残害,一直在障碍我们的孩子,所以使我们国家没有人才。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了,不要努力去障碍我们的孩子,千万千万,拜托拜托。”
王教授说,道理只有一个,所以说来说去都是一样的,如果每次讲的不一样,说明就不是道理。
安身立命靠什么?回到开头,人生的这条路上,我们是闭着眼睛在奔跑,还是由于格局太低看不清全貌?
央视的芮成刚用自己向社会完美的诠释了:自作多情、自以为是、作茧自缚。能够使人一辈子毅立于天地间的只有:不断提升的品德修养!还能有什么?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一个家庭的传承绝不是靠某一代人超新星爆发式的辉煌。除了经典以外,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可以代代传承下去。现在一般学校最大的问题概括一下就是:只培训技能,从小学到高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其实质只为了到大学阶段获得某种具体的技能而准备,这是很可悲很吊诡的一件事。这个现象慢慢便演变成35岁以上的人如果不是高管之类,再就业几乎没有竞争力,为什么?因为知识过时了、文凭人家不愿意看了。
如果说读经风险大,难道这个风险可以忽略么?再退回到求职的实际场景当中,大家真的认同文凭和待遇是对等的么?还是无意识的认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瞧咱们找工作多方便。呵呵,这是美好的祝愿。
都说为了孩子,那么至少让孩子安心读几年经典,不要用自己的一时浅薄去干扰孩子。学历怎么办是个伪问题。因为,自主权完全在父母手中。真问题是每个家庭赋予“鱼”和“熊掌”的内容不同,更不想在鱼和熊掌中取舍,遑论抓大放小。我们只要清楚一个事实就行,将来是如何?好,会有其他人分享,坏,只能自家人承担。这才是迷雾后面的现实面。成绩也好、品德也好,如果是阶段性、临时性的现像,那都只是表面、是迷雾。不管“别人家”是怎样、不管特殊性还是普遍性,……纷繁各异的种种现实见闻,和自己都没有直接关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在孩子教育上,也应常存自省之意。
知道定位在哪里,起点不是最重要的事。或者反过来说,不知道定位在哪里,先发优势再好,也会被时间所消弥,甚至是白白的浪费。如果一定要有物质化的衡量,这个标准应该是:每个人有被另外一些人需要的价值。这叫公平交易。社会有群体性,所有的规定、章程、标准、制度,其出发点无非是为了保证群体社会的正常运行。但只是最低标准,如此而已。学历也不例外。一些特殊的人,并不是社会有意的承认或不承认,只是在现有的规定下,找不到发证不发证的标准。所以,“名誉**”就这么产生了。
“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是很难的事。”这句话我高度赞同。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很少见到体制内的孩子对不感兴趣的课程能考高分;我也几乎没见过真正想赚哪一行钱的人,会因为不懂不会就放弃了。再贵的知识也只是知识,但在这之前,有个驾驭知识的心灵,那是无价的。
大海行船莫偏航线,平地走路切莫等闲,看清航向认清路,不教迷雾遮望眼,站得高看得远,心明眼亮永向前,心胸阔意志坚,要为人生写新篇。这是现在一些高中高考前的励志语,在咱们这儿听起来另有一番感觉,拿来和大家分享。
最后,希望在经典教育的历程中,和大家一起携手:睁眼看路,闭眼观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