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每一次打开《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随便从哪一段读起,从来没有失望过。
读完这本书,它果然没让我失望。
这部小说被选入美国高中教材,并在美国现代文库评选的“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高居第二名。
在领读之前,我特意看了2013年上映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电影,虽然大部分的情节都是对原著的还原,但是似乎电影永远超越不了文字的魅力。
文字呈现的画面是在我们的脑子里,可以糅合读者自身的观点,然后达到人的思想与故事内容的交流。
而电影呈现的画面则是在我们的眼睛里,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无法与剧情碰撞。
很多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读者都问,盖茨比不就是一个逆袭成功却也没追的上女神的屌丝吗?何来的了不起?
其实,《了不起的盖茨比》,不是一部关于爱情的作品,而是关于梦想。
盖茨比的伟大之处,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解读。
这部小说写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前10年(1919-1929),因爵士乐在白人中的普及,所以称为“爵士时代”。爵士时代之前的几十年是美国经济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社会变得顽固、傲慢。
每一个美国人以及向往美好生活的人,都怀揣梦想,努力打拼,一切以追求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美国上空四处弥漫着一股纸醉金迷之风。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逐渐固化的社会结构增加了个体奋斗成功的难度。
因为马太效应,一个人的权和钱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便会利用手中的资源优势去维系或者掠夺更多的资源。 然后把自己所在的阶层筑上高墙,墙外的人只能靠关系和特权才能进入。
当依靠个人奋斗、后天努力也不能过上出人头地的生活时,美国梦就化作了泡影,化作了一种巨大的讽刺。
盖茨比不一样,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但他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他应该为上帝的事业效劳。
他从小就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他超级自律,即使是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环境里,他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抽烟、不喝酒,每时每刻都保持绅士风度。
用他的老朋友沃尔夫西姆的话说,这种男人,就是你喜欢领回家去,介绍给你母亲和妹妹的人。
当他爱上那个富家女黛西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心灵就再也不会像上帝的心灵一样自由,因为他有了梦想,他之后的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而奋斗。
即使到最后,他知道梦想注定会破灭,但是他还是无惧无畏。
终其一生,为梦而生。
当你越努力,梦想破碎得越掷地有声,现实的耳光就越振聋发聩时,你还会坚守自己的梦想吗?
盖茨比会。
这就是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
其实盖茨比的故事就是作者的故事。
作者菲茨杰拉德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无名小军官,他的妻子泽尔达是富家小姐,他为了获得泽尔达的芳心,靠一支笔埋头苦写,直到《天堂这边》成了畅销小说,泽尔达才答应了菲茨杰拉德的求婚。
后来,44岁的菲茨杰拉德心脏病突发,于圣诞节前某个黎明猝死在了洛杉矶朋友的公寓里。
八年后,他的妻子泽尔达所在的精神病院发生了火灾。那天忽然起了大风,她一个人站在楼顶上,直到被火焰吞没。
他们合葬后,墓碑上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个隽永的结尾——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你想认识这个了不起的盖茨比吗?你想知道盖茨比的美国梦是什么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