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M,三月初出门打工,目前实习期,六月份回学校拿毕业证。
前些天,和M聊到就业。
我问M,这次出门准备工作多久?
M说,干的好,年底。
我说,毕业证呢?
M说,可以叫班主任,帮我保管,等我回去再拿,不过干不好就回来。在家附近找工作。
我问,准备找什么工作呢?
M说,我把简历交给了个朋友,有单位招人,就回来参加考试和面试。
我说,那工资想必很低吧。
M说,哪怕开个3000来块,离家又近,五险一金交起,每天又可以回家,生活岂不是美滋滋。
我说,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啊。
M问,少了什么呢?
我说,看似生活不错,但没有目标,这样的生活,有点像是养老唉。
M说,我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要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行。
然后我沉默了。
回顾和M认识多年,M的生活轨迹,一直都是在家附近,接触的都是周围的亲人,朋友。
许多次的观察中,本身M的理想,也就图个安稳,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这让我有了一些思考,在我们大学之前,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形成了自己的认知。
认知又指导我们自身的行为方式,看似安稳的生活,或许是懒,因为惰性,其实是,不敢去尝试。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面临着舒适区的诱惑,从子宫到家,再到学校等。
回过头想想,从学校毕业,面临的是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再接着是找工作问题,找到工作,考虑是否定居等等。
认识到这些问题,第一个感觉是痛苦,是认知带来的痛苦,因为害怕做决策,承担责任。
这时人的第一反应是选择逃避,寻找自己喜欢的舒适区,再说了大树底下好乘凉。
想要毁掉一个人很简单,一个房间,一台电脑,一根网线。
每天过得开开心心的不好吗?
好啊,怎么不好。
开心是好,可总得要吃饭吧。
突然发觉,认识就是个圆圈,认识的越多,越觉得自己很无知,无知唯一的好处就是,使自己快乐。
而想要长时间进步很难。
比如说,写作。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天一篇,刚开始还行有写的,但写到后面没写的了,怎么办?
还有就是背单词,目标每天10个很简单,一天还行,两天三天呢,那么一个月怎么样?
这个时代筛选强壮者的同时,也在默默鼓励耕耘的人,坚持是最难的。
生而为人,累才是常态。
好比,你去跑步,跑个八百米,或许你会再前一百米就放弃了,或者更远的就放弃了。
但你要知道,跑到终点你再停下来,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享受到跑完后的舒适。
最后,送上一句话。
杀不死你的,必使你强大
――尼采
本文原创发布于微信公众号 wu_you_lT,欢迎关注第一时间获取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