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关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作者: 萧爱华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08:08 被阅读0次

关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内观,在古代也叫“反观”、“观内景”。无论禅定、安静的坐、还是冥想等等,都会有一个差不多殊途同归的起步,它能使自己快速进入到身心放松的内程序状态,其要诀莫过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眼观鼻:就是眼神内收引导精神内收,以观鼻达到中正。

鼻观心:心,非单指心脏的处所;自古以来的中国古文化,很强调“心”的作用,其在深层次上与现代科学研究的精神、思维、意识主宰在脑之研究认识有很大的出入,我们需要慢慢去实践和领悟;《黄帝内经》云: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又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承担的意思;可见,凡事“心有余而力不足”都可责之“心之官”了;佛教修行有“明心见性”之说;谈到心,与心关联的还有一个“膻中”,同样是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我们通常说这个人心情舒畅、开心不开心与此有关了,所以凡事要做到“心胸开阔”,不是没办法,有办法可想。

心观丹田:进一步于深层导引;丹田,不要见到古名词就觉得不好理解。笼统的讲就是指少腹---肚脐(神阙)与肚脐以下部分(气海),意注这一个部位;有什么作用呢?首先,熟悉一下我们的解剖,在“意识”里把腹腔也图像“解剖”一下:靠前面一点大概就是小肠,小肠在人体管消化吸收,这是人体真正的“后天”“水谷精微”之利用源头,管强壮的啊;而靠后面一点,肚脐(神阙)正对有两肾,更有命门!这在古中医与民族养生文化中是重中之重。真正的“先天之本“就是这个部位,与两肾及命门的功能有很大关系。意识深入到这一个部位,可以达到深悠绵长的腹式呼吸,甚至胎息;所以,中医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心肾相交,怎么相交?在物质上讲,要引心血入肾;从另一个角度,这是人体”炼精化气“的处所,此处生成的气能生神以养心,生髓以补脑,所以,心力不足,脑力不足的根基在此!看过《道德经》的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虚其心、实其腹;什么意思呢?不要单纯的理解”虚心“,是要求我们谦虚”、“虚怀若谷”,从生理的角度上讲这是人体必须的正常态,下要充实,上要空灵;而病态的人或上了年纪恰恰与此相反,上胸闷气短、痰浊雍塞,下虚而无力,这就是逆了;拓展理解一下,上太实的话血压高,脑梗塞,脑不灵光,心塞,心情和心态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

这就是,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的作用,从主观上引导身体达到正常的气血循环内稳态!

相关文章

  • 关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关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内观,在古代也叫“反观”、“观内景”。无论禅定、安静的坐、还是冥想等等,都会有一...

  • 大脑的“网络模式”

    在冥想时,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当闭上眼睛,要求专注于呼吸,开始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刚开始还能做到,不...

  • 灵魂存火 何惧苍寒

    花雪随风不厌看,莫将诗句祝苍华。 在眼观鼻、鼻观心、心锁丹田的境里让历经哼哈发放的劲力慢慢收回,在橐龠的升降出入中...

  • 宿命

    拉紧窗帘,灭灯,闭目,将自己隔绝在避光角落。眼观鼻,鼻观心,将心安静,抚平烦躁,用心灵去聆听心的跳动。 ...

  • 眼鼻心

    眼观鼻,鼻观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就开始不容易悲伤。当然也不容易开心。最小发现心变了的是眼睛...

  • 攀缘心重,怎么办

    问:攀缘心重,怎么办? 答:攀缘心重,就是心外有法、对外认同。你若是眼观鼻、鼻观心,它就不会攀缘了。 内攀缘就是前...

  • 1237 | 以待流年:灵魂存火,何惧苍寒。【2022.01.1

    图、文/越享生活馆 Part1 关键词:花雪、苍华、经历 花雪随风不厌看,莫将诗句祝苍华。在眼观鼻、鼻观心、心...

  • 信封

    提起写信,仿佛是一件很落伍的事情,科技发达,眼观鼻,鼻观心,手写我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信封承载着写信人的情怀,...

  • 感觉

    也许是自己真的很迟钝,老是沉浸不下来,既便是老僧入定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仍一无所获,那种沉浸下来之后从内心自动...

  • 佛七感悟之一

    佛七感悟一 今天是参加打佛七的第二天,比起第一天感觉好些了。师父说念佛时要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样才能摄持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om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