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学习,走出校门的学习,更符合社会学习的特点,目的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持续成长;
而这样的学习是反人性的,具有挑战,难度重重,就学习本身而言,难点莫过于如何能够卓有成效,学以致用,那种为了学而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终究是要持续迭代,协同进化,在挑战中,不断突破,以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游刃有余,灵活掌控!
于是,当我看到这本《学习场景的革命》一书时,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而当我真正读过之后,更是有了意外收获,今天我通过三个方面来给大家进行推荐分享。
封面一.这本书为何如此吸引我,有以下三个点:
1.从封面信息被“学习场景”吸引
从书的封面上,就呈现了丰富的信息。
书名:《学习场景的革命》,场景在教育及学习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所有的活动的进行、故事的发生都离不开场景,而场景又因为我们往往身处其中,比如作为教育者、学习者,尝尝被我们忽略,所以看到这本书时,我是有着对它究竟将的是什么,有着强烈好奇与期待的,希望借此能深化我对学习场景的认知意识。
2.看目录结构被“关键词”吸引
本书从目录结构上看,主要通过两大部分来阐述学习场景的革命对于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清晰明了;总字数8.3万,短小精悍。
第一部分是以“营火、水源、洞穴、生活”这四个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来隐喻四大学习场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第二部分是通过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来重塑这四大学习场景,在认知建构论、构造论及心流理论的支撑下,强调将四大学习场景灵活融合运用,在新时期有新的进化与迭代,让学习卓有成效。
3.被相关背景中的“独特要素”所吸引
1)推荐平台:湛庐文化的湛庐阅读推荐,对这个平台这几年都在关注,之前的几本书,特别是前两年发现了,提前几个月的预售宣传推荐书,都是国外资深专家不错的作品,而且翻译的质量还可以,我在这次,特别进行了归类梳理,之后给大家分享一下。
2)作者圈子:这是美国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前首席科学家戴维·索恩伯格所著作,徐烨华翻译,我也去搜索了他们的作品,而这次更加让我好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圈子,就是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
以下是搜索整理了相关内容:
Xerox PARC,即施乐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简称)是施乐公司所成立的最重要的研究机构,帕克成立于1970年,在美国最优秀的100位电脑科学家里,有76位在帕克。
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图市(Palo Alto),坐落在山坡上,而山下就是举世闻名的斯坦福大学。
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是许多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地,拥有最宽松的研究环境。他们的创造性的研发成果包括:个人电脑、激光打印机、鼠标、以太网;图形用户界面、Smalltalk、页面描述语言Interpress(PostScript的先驱)、图标和下拉菜单、所见即所得文本编辑器、语音压缩技术等。
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2002年1月4日起独立为公司(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这样的背景调研,对于加深了解这本书里的内容大有帮助,特别是我在书中的第二大部分,如此专业的技术功底,电脑科学家的生态系统里,这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3)推荐序作者 普拉卡什.奈尔
是一位建筑设计师,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和想象,于是进行了大量搜索,收获了以下内容,并且发现他为了能够更好地设计学校,结识了大量的教育科学家,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作者请他来给本书作序。
关于阅读过程中的意外收获,下篇,为大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