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这样几种声音: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太累,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太闲了。”
“人是不能闲的,一闲就想太多,矫情多,事多。”
“空虚寂寞冷,全是因为懒散堕落闲。”
“你觉得自己不够成功,那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努力生活似乎成为“成年人的常态”。
“示弱”是弱者,“叫苦”是弱者,“表达”情绪更是弱者。
但是,成功只能属于强者。
我们把“不努力”,归于“懦弱”和“堕落”。于是,这种优秀品质的丧失,更被我们指责为“原罪”……
01
今天,又猝死了几个“成年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朋友圈总是大把的熬夜党。
见面之后细问,才知道这些“夜”并不是自己主动熬的。
失眠成了很多人的常态,甚至那些看似正直壮年的“九零后”,每天都要靠药物才能进入“浅眠”。
要知道,中国每年猝死的人口已经高达55万。
有人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
“熬最长的夜,敷最贵的面膜;喝着啤酒,配着枸杞;点着外卖,下单燕窝。总以为这些可以偿还过度的透支,总以为身体会自我调节,但拼到忘记生活健康,才发现透支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对比一下,问问自己,你究竟中了几条?
成年的我们,“努力奋斗”已经变成生活的全部。
铺天盖地的鸡汤,早就失去了治愈“焦虑”这一最基本的作用。生活拿起了皮鞭,怕你掉出“努力生活”的队伍。
人类,为什么天生就被要求,要一直奔?
从老师,到家长,甚至是领导、朋友,身边大把的“同龄人”和“非同龄人”,一直告诉你,不能停下来,只要停下来,你就会“生不如死”。
我不知道努力的意义在哪里?但至少有一条,不应该这样让人对生活的恐惧。
“不努力”真的等同于“弱者”?
“弱者”又是否等同于“失败者”?
那些被“努力”所支配的“焦虑者”,真能尽如人意,走向人生巅峰?
02
如果生命到此为止,你是否没有任何遗憾?
我曾经的邻居,小强,印象中的他,总是不爱说话。无论完成什么事情,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从幼儿园开始,他就一直是被同学嘲笑、奚落的对象。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看到他躲在楼道里哭,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他回家问妈妈,别人为什么欺负自己,妈妈告诉他,是因为他不够努力。
看着他抖动的肩膀,听着他埋怨自己的话语,年幼的我说不清哪里不对,只是单纯的觉得心痛。
从那之后,我总是看到小强在院子里写作业,追着我问数学题。
我要花很久的时间,才可以教会他特别简单的东西。
可是,尽管他已经足够努力,却依旧不能停止别人对他的嘲笑。
后来,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再也不和我主动说话。
就连走路的时候,他都会时刻低着头,总是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
上了高中,我再也没有见过他,父母含糊的告诉我,他得“情绪病”,已经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
直到成年之后,我才明白,父母所说的“病”,其实一个少年在孩童时期承受的全部歧视和苦难。
那些无法正确“派遣”的情绪,最后一一化成“心理障碍”。
父母总是教育孩子,对待别人要宽容,可是,面对子女,他们总是用最苛刻的态度,逼迫其“成长”。
就连现在,很多父母最常说的话,已经变成了“放假就是浪费时间”。
事实上,这些“极端”的情绪下,只能催生越来越多“病态”的努力。
我们把幼年时候不够努力的“悔恨”,悄无声息的代入了成年;
我们习惯把无数的失败,归结为自己没有“毅力”;
我们总是焦虑,似乎不努力一下,就无法“安心生活”;
你知道吗?任何用来规避情绪的手段,只要延续到对生活本身造成伤害,都属于“强迫成瘾”的行为。
曾经,我们“唾弃”那些滥用药物的人,可如今却赞扬工作狂、学习狂,可悲的是,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后者被人贴上了“努力”的标签。
03
“努力成瘾”一直被人病态的接受着……
“形式上的努力”并不代表“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生活中,那些“努力成瘾”的人从来无法享受这个过程,甚至感觉到很痛苦,很压抑。
因为逼迫他们一直向前的,并不是“喜欢”本身,而是因为把工作、学习、努力当做抒发“焦虑”的工具。
中心的老师表示,很多“重度焦虑者”本身就存在一些偏误的思考模式和根植于潜意识的关于自我的“低价值感受”。
a童年缺乏关心和爱,总是被教育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b.过于敏感、追求完美、无法正确表达情绪;
c.缺乏适当的情绪边界,极易被他人所影响,总是追求他人态度上的肯定;
d.时常怀有悲观的思考模式,习惯想到事情的最坏处。
那些常常被焦虑所困扰的人,首先需要改善的,便是正确的分辨“偏误的思考模式”,接受正规的引导,在“创伤记忆”里,学着面对自己,并在以后的生活里宽恕自己,重新构建一个与现实接轨的思考模式和情绪表达模式。
任何情绪障碍的治愈,都离不开经验丰富的引导者。心理咨询的本质,并不是教导你,而是帮助你触及自身的盲点,并加以修复。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希望你今天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对生活发自肺腑的热爱,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逼迫。
假若生命真的到此为止,那么,我由衷的期待你可以坦然面对,因为你说你从来就没有一丝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