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5日的前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包括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此节日的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我特别喜欢这个节日的核心内容表述:爱自己,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的确是这样的,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缘起
“世界心理健康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历届活动
2000年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围绕主题,提出了自己的口号:“我爱我,给心理一片晴空。”
2001年第二届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改善人际沟通能力,口号是:“我爱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空间。”
2002年的第三届活动主题围绕“自我”方面展开,口号是:“我爱我,了解我自己。”
2003年的第四届活动针对“非典”,以危机干预为主题,口号是:“我爱我,危机、理性、成长。”
2004年的活动主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人际关系问题,口号是:“我爱我,走出心灵孤岛。”这一年的5.25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团中央和教育部将这一天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2005年第六届525心理健康节主要围绕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问题,主题是:“我爱我,放飞理想、规划人生。”
2006年的主题是:“我爱我,快乐自在我心,健康、自信的心理。”让我们尽情体验快乐的感觉。
2007年的主题是“人际交往与师生互助”,口号为:我爱我,用心交往,构建和谐。
2008年的主题是:“和谐心灵 绿色奥运。”
2009年的主题是:“直面压力,放飞理想。”
2010年的主题是:“和谐心灵,健康成才 。”
2011年的主题是:“共建幸福校园,共享快乐生活。”
2012年的主题是:“寻找我·拥抱我。”
2013年的主题是:“中国梦·校园情·快乐心。”
2014年的主题是:“敞开心扉 拥抱爱。”
2015年的主题是:“释放心灵,成就梦想。”
2020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
如何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让自己生活地舒服、顺心、快乐、充实,这不是金钱或财富的事,也不是地位名利的事。一个人要真正地爱自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历届活动的主题我们可以寻得一两个方法的。
这次我们学校的主题是“快乐放大镜”。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快乐打卡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尤其好,也在我家群里发起了快乐打卡,并且进行了“今日快乐事”的主题写作,一共写了十天,努力寻找每天的开心快乐的瞬间。
人生本苦,自找有乐还是自讨没趣,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其实我们学校每年五月都有心理健康活动,但是这两年规模越搞越大,尤其今年,引起了我的重视,从今以后,我要用放大镜来寻找自己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