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年级上册阅读分析

六年级上册阅读分析

作者: 李红霞河南陕州区 | 来源:发表于2020-08-08 17:09 被阅读0次

    (一)加强方法、策略的综合运用,促进能力提升

    1.引导在阅读中综合运用联想和想象,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联想和想象是阅读能动性的重要手段,读者在阅读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加入作品之中,才能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在意蕴。教科书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阅读内容多角度展开联想。围绕这一语文要素,《草原》课后练习就课文中的“话别”内容引导交流学生自己与别人的惜别经历;《丁香结》课后练习提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则从本单元的课文出发,提示了展开联想的角度,并强调“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的好处,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阅读时展开联想的意义和价值。想象是阅读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是把经过感知的艺术形象综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改造后,组合成一个全新形象的过程。因为年龄段心理特点之故,小学生一般想象力丰富,但他们基于语言文字的想象往往存在问题,可能简略化或模糊化,也可能有歪曲或错误。针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状况,本套教科书重视引导儿童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想象,在不断实践中提高想象能力。低年级编排了引导读句子想象画面等分散安排的想象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分别以“试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为语文要素,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再造想象能力进行了集中强化。以此为基础六年级上册继续编排了相关练习。如第一单元课文配套习题:《草原》课后练习“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花之歌》阅读提示“找出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和同学交流”。再如,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列出“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等形象化的词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相应的形象,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阅读不仅是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儿童的联想能力、想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形象思维水平和阅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

    2.重视培养根据阅读需要,灵活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

    延续本套教科书前面册次的编排体例,本册教科书第四单元,编排以“有目的地阅读”为线的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首先要根据目的对阅读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的材料对阅读的干扰。确定内容后,还要运用以前掌握的阅读策略,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该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竹节人》引导学生体会“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是什么,怎样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第二篇精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继续安排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怎样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方法;第三篇安排的是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运用阅读策略。

    《竹节人》阅读提示列出三个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分别根据这三个阅读任务读课文,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围绕阅读过程进行交流,提示学生,可以快速读全文,根据阅读任务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宇宙生命之谜》阅读提示、旁批及课后练习相结合,展现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其中,旁批呈现某位成熟阅读者的阅读思维过程,给学生作示范,提示实现阅读目的的多种阅读方法,包括测览、圈画关键词句、细读重要部分等。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提示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系不大的内容就不需要细读,强调要根据阅读目的调整阅读速度。另外,旁批和课后练习均提示要注意对材料中信息的准确性加以判断。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思考自己是怎么读的,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从而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互相启发借鉴,不断积累阅读经验。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尝试带着新的问题,思考应该怎样阅读这篇课文。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样的阅读材料,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的内容、采用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故宫博物院》主要引导阅读策略的实践和运用。这篇课文包括风格不ー一的四个阅读材料。材料一以平实的语言按由南向北的顺序详细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貌,材料二是有关太和门的一个故事,材料三以网络截图形式提供了故宫参观路线等信息,材料四是故宫平面示意图。阅读提示设置了任务情境,给出了两个阅读任务,完成这两个阅读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交流,从不同角度强调有目的地阅读应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和处理材料,提高阅读效率;还从习惯培养的角度,提出阅读时应注意自己的阅读目的。3.以多种方式强化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提升教科书注意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加强不同年段、册次间的纵向联系,逐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开国大典》课后练习,让学生找传达出热烈、庄严气氛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这是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批注,体会批注在阅读中的作用,以期逐步养成边读边批注的习惯。

    《灯光》“阅读链接”编排了体现革命文化教育的内容。根据所选文章及片段的特点,阅读提示提出了“注意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查找相关资料”等学习要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要素是“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通过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的深入学习及该单元“交流平台”的强化,学生对“通过品味场景、细节,体会思想感情”有了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六年级上册通过“阅读链接”中提出“注意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既得阅读方法加以运用。关于查找资料,教科书作了循序渐进的安排。比如,四年级上册、下册注意在课文学习中提出查找资料的要求,引导学生体会查找资料对阅读理解的作用,强调“査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五年级上册结合课文的学习,指出“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五年级下册指出借助资料可降低课文理解的难度,并在综合性学习单元系统安排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除了《灯光》“阅读链接”中提出查找资料的学习要求,本册教科书第八单元也作了相关编排。该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好的故事》“阅读链接”编排的鉴赏性片段,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评论性文章,拓宽搜集资料的角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阅读提示有“结合资料”、结合“查找的资料”等要求,引导学生查找与课文背景相关的资料,借以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对人物的认识。

    本册教科书第八单元“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就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交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指出“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要灵活运用”。这是在四年级上册写一件事的文章、写多件事的文章怎样把握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概括与提升。

    (二)重视引导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高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的重要内容。除了前文提到的以“交流平台”等板块,就怎样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提升,教科书还注意从课文特质出发,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第八单元是整套教科书唯一以“人物”为人文主题的单元,编排了鲁迅的代表作品,及《有的人》等写鲁迅的诗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鲁迅作品作为文学经典,“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重要任务。《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歌,作品内蕴深厚,也是素有定评的经典作品。鉴于此,本单元编排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

    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科书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情感基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基调是作品中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把握情感基础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第二单元课后练习强调对情感基调的把握:《七律・长征》要求“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狼牙山五壮士》引导学生“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开国大典》让学生“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课后练习从不同角度提示了课文的情感基调,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作为参考。

    (三) 加强文体意识的培养有不同的思维训练价值

    较好的文体意识对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册教科书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编排了《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这三篇小说都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且都善于设置悬念,读来引人入胜。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桥》《穷人》的课后练习,重点围绕“感受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以及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展开交流。从教科书的编排可以看出,教科书对学习小说这一文体是有选择的,不完全依据小说的特征来安排学习内容,而是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来作安排。对这一文体的学习要做到准确定位,学习目标恰当:知道小说是虚构的;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只有一个地球》带有论说性质,课后练习通过设问““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引导学生关注观点的得出过程。此外,该单元“词句段运用”中的片段练习引导学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重视“文体意识”不等于进行“文体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准确解读教科书,把握好切入角度以及教学展开的度。

    (四)重视从阅读学表达

    第二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该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课后练习具体落实了这一语文要素的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课后练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引导对第二自然段写人物群体和战士个体的语句分别予以关注。这样编排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中何为“点”、何为“面”,从而弄清楚什么是“点面结合写场面”,在此基础上体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好处。有了这一课的学习作铺垫,《开国大典》课后练习直接要求读读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引导学生运用在前一课学到的知识、方法完成练习,体现了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习作“多彩的活动”提示“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引导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于习作实践中。该单元“交流平台”对课文中“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点明了运用这一方法的好处,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习作实践进行交流,进一步深化认识。

    “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重视强化单元课文中有特色的表达方式、方法的学习、运用。有的引导体会表达的丰富性,如第二单元“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列出了四个句子,都没有用“某人说”这一方式来引出人物语言,对学生语言实践中相关言语能力的发展有很强的启发性。有的引导体会怎样“写具体”,如第三、四单元分别编排相关练习,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怎样具体地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或心理活动。教科书还在该栏目中编排了有关修辞的内容,强调体会句子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有意识地回避了修辞方法的名称,引导教学把重点放在修辞的表达效果上而不是概念理解与修辞方式的辦别上。

    此外,该栏目还安排了标点的学习,以及引导思考怎样拟题,力图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的表达更规范、更有表现力

    (五)通过多种方式倡导大量阅读

    本套教科书重视通过“阅读链接”加大阅读量,每册教科书“阅读链接”中编排的都是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的与课文整合,编排了课后题。具体到六年级上册,“阅读链接”内容从使用角度看包括三种类型是用于比较阅读,如课文《花之歌》与“阅读链接”《杨柳与水莲》;二是用于拓展阅读,如课文《三黑和土地》与“阅读链接”《在希望的田野上》;三是用以辅助课文内容理解,如课文《好的故事》与其后链接的鉴赏类片段。

    “快乐读书吧”是本套教科书贯穿始终的板块。六年级上册教科书“快乐读书吧”编排的是成长主题的中长篇小说阅读。教科书以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为例,提示了阅读小说的方法,并以内容简介的方式推荐了《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这是本册“小说”单元学习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在阅读相关作品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认识,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阅读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vh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