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高峰音乐会题目是“巴赫的LOGO”,选择的曲目是巴赫的无伴奏,这是巴赫音乐作品中的典范,最能凸显独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和风格。今晚演出中比较特色的是一首改编成中提琴版的演绎。
首先是周润青为我们带来的《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巴赫在创作这套作品的时候,生活无忧,得人赏识。而且处于这样一个充满音乐氛围和演奏人才的组合中,所以在作品中实践了大量自己的想法。当时大提琴还是一种新的乐器,在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制造出标准的四弦现代大提琴之前,大提琴没有标准样式,各流派的大提琴之间琴弦数量还是琴身大小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巴赫也是一直在摸索尝试更好的声音。
他在每个组曲的乐章都运用了风格各异又充满古风的舞曲:阿勒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小步舞曲、吉格舞曲,再加上一个序奏,让音乐具有接近于人声的歌唱性,旋律优美,绵延不绝。周润青的演奏温柔含蓄,不疾不徐地控制着速度和力度,具有典型的学院派气质。
第二首俞海峰演奏中提琴改编版的《C大调第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9》相较于大提琴的音色,中提琴会更加轻盈纤细,像唱诗班的歌声。据说巴赫的“大无”有超过19种乐器的演奏改编版本,甚至包括大号。也许除了大提琴演奏家,其他音乐家也希望通过自已的乐器与大师有神奇的连接。俞海峰的演奏凝练简洁,在强弱拍的处理和起承转合中的细节都非常到位,音乐穿透力也很强。
第三首是武奥列演奏的《g小调第一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BWB1001》。巴赫的“小无”一直被称为的小提琴家的“试金石”。作品不仅要求有出色的技巧,还要能准确把握巴赫作品中的音乐性。奏鸣曲是为当时教会写作的,所以极为严谨,对于演奏者来说也是专注度与耐力的考验。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能够听到台上与台下的跟随音乐起伏的呼吸,邻座已经酣然入梦,呼吸声居然也神奇的合着节奏。也许巴赫还可以作为失眠者的解药。
今晚的演出非常安静,这就是巴赫的魅力,能让演奏者和聆听者共同缔造出一个沉浸在音乐之中,身心高度集中的场域。康德曾经赞叹巴赫的“小无”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也许正是因为他作品中的具有的这种力量。巴赫无伴奏用一种简单质朴的方式呈现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内涵。人们可以无数次的到他作品中找寻共鸣,并且每一次都不会失望。即便过去了许多年,我们依然可以在他的音乐中感受到那个充满信仰力量的时代,艺术家用一辈子安静地做一件事,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当巴赫陶醉于独属自己的音乐时可能从未想过今天会在音乐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