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读书和写字的人,你一定有这样的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把自己用心血积累的文字变成铅字。”
但从去年开始,随着国家出版总局对出书选题把控的力度提高,各个出版社在书号紧张和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对写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数年的积累,想出书躺赚版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书,不仅仅是文明的载体,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张优秀的文化名片。它对于成功塑造个人品牌IP,开拓人脉,职场晋升,成就自我无疑是最好的助力器。它肩负着产品和传播的双重属性。
产品属性,是指一本书从写完初稿以后到最终变成商品上架售卖,通过营销和推广,可以给作者和出版社带来利润;
传播属性,书本身承载着作者的心血和价值,读者花钱买书,捧在手里阅读,是认可你的价值和知识传播,并为你的辛苦劳动买单。
一本书的心血在书中,但价值却远远在书之外。这本书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版税,更重要的是品牌的知名度,让大众认识你,并让那些想结识你的人和你做深度的链接,也可以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和可能性。因此,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沉淀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1、你出书的目的是什么?想通过出书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很多写作爱好者想出书,但却没有认真考虑过出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打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是单纯地喜欢写作,为了圆自己一个出书梦。亦或是用书这个载体打开市场,为自己的职场晋升和生意助力。
在出书前,想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后,就更容易让你在读时间内找到适合的角度开始写初稿,目的越明确,写出来的东西找到对应的读者画像越精准。
2.你打算出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现在每天上架的书籍层出不穷,方方面面。你所确定的主题方向,也是你未来的个人品牌的展现。
所以,在决定写书出版前,你首先要确定所写书籍的类型,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干货技能类、还是其他的艺术手绘类的书籍。
这里要注意的是,出版选题的策划方向必须和市场相结合,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作者最好在这个领域有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权威性,这样以便书籍出版以后带来相对比较好的销量。
3.和同类题材的书相比,你的书的亮点是什么?读者购买的理由是什么?
在阅读某一个领域的书籍,我喜欢做主题阅读。读书多了,你会发现同一个领域的书籍写的大同小异,个性观点鲜明的书少之又少。
读别人的书读多了,在自己写书的时候也会汲取经验。我们要给读者传递哪些区别于其他书籍的东西,也就是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作者书籍有哪些亮点,值得读者花钱买单。
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随手翻看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封面,或许是因为一眼瞄到触动自己内心的某个词句,或许是因为某一个喜欢的作者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和契合点,我们会随手翻阅,但不一定决定把它买下来。
想想自己决定去买一本书时候的心态和想法是怎样的?什么时候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什么时候犹豫了,什么时候干脆不买?读者决定花钱买你的书,一定是建立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之上的,短时间内觉得你的书对它很有价值,但又在书店读不完,或者觉得你的书对他们以后有用。
总之,一定要给读者一个购买理由,比阅读体验更有说服力的价值。
4.出版以后,有哪些渠道和手段营销和推广?预计销量多少册?
一本书的销量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取决于书本身的内容、选题方向、作者知名度和出版社的推广渠道和营销手段。
不同类型的书籍,销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一类型的书籍,不同的切入点和作者写,销量也皆然不同。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写作爱好者,那么我们在写书到出版的过程中,能够把握的是打磨内容,找一些同领域内的大咖写几句推荐语。新书出版以后,可以联合出版社做一些读书会和签售会的推广活动,也可以邀请一些读书达人写书评,还可以通过活动赠送书籍,增加读者和粉丝的粘合度。
关于预计的销量,任何一个出版社都不可能保证销量,他们只能够根据目前作者的实力和粉丝量做一个大概的预估,给出一个首印的数量和版税的点数。对于新作者来说,首印8000——10000册,版税大概是7%——8%左右。
所以,对于一个新作者来说,别指望靠第一本书就成为畅销书,或者XX作家。销量也不是最重要的,它不过是一个标签,让想结识你的人认识你,并期待以后与你建立深度的链接。
5.配合这本书,你会做哪些后期的增值服务和业务拓展?
如果你把写一本书单纯看做是出版一本纸质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围绕着出书,你可以开拓很多周边的业务,一本书,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比如一本书出版以后,你的品牌标签就树立起来了,然后围绕着这个标签,你可以做培训和周边配套的文创产品等。
为了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可以做社群运营,用拆书、共读、讲书的形式将这本书的价值发挥大最大,也让更多的读者对你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愿您成为一个灵魂有温度的写作人,
愿您的文字早日成为瞩目的作品,
愿您内心深处涌动的“出书梦”早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