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兰州大学
作者:晓多
01
跟一个朋友聊天。她提起工作中的烦心事:她在一家企业做人事,前两天因为一个流程疏忽,有一个应聘者入职没有两天就辞职了,但是单位已经给这位应聘者交了公积金的部分,他的突然辞职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上司平时对她就有些意见,这次借机大题小做,给的处罚是:如果这部分钱应聘者要不回来的话她将承担公司损失,记过一次,取消年终奖。顿时她觉得很委屈,干的不开心想辞职。
工作中总是会出现问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关键是去解决,我帮她梳理,建议她就是通过法律途径或者其它渠道挽回损失。
对于跳槽,也问她一些问题:
适合不适合工作?
如果不适合,为什么,是缺少工作能力还是业务不熟悉,还是人际障碍?
如果适合,你能在这份工作中收获到什么,会不会有长远的提升?
有没有工作中的榜样,他们成功的样子是什么样?
在相同的岗位上,你在这家单位的经验积累能不能帮助你增值,如果你跳槽,拿着你的这份工作中项目经历去到市场衡量一下,是否能帮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
如果你只是为了换环境跳槽,那么还是要去做类似工作,还是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那种为跳槽而跳槽,那种让自己得不到提升的工作,就相当于一个旋转的陀螺,被工作鞭打着,但是还是在原地旋转。
不要因为逃避去换工作,而是因为成长去考虑跳槽。
所以我建议她考虑好这些问题。
02
上班好几年了,刚上班的时候,工作凭着一些热情,态度端正,但要不断试错。
后来发现,工作和学习都有方法论的,完全可以避免无谓的试错。
最近换了工作,换了领导,现在的领导很优秀,学生时代是学霸,本科读的中山大学,研究生读的是武汉大学。工作能力也很强,年纪轻轻就被提拔成为处级干部。我发现他有一个优点,就是会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梳理思路。接手一件工作不是忙着去做,而是给自己一段时间先去了解这份工作是什么?职责是什么?流程是什么?关键事项是什么?有没有政策的要求?然后会梳理出一个工作指引——类似说明书的东西,这份工作指引就算是不懂的人也能迅速的上手。他就是这样,工作前先梳理,看似浪费时间但是节省的是今后办事中重复损耗的时间。
其次,如果他没有时间去梳理,会让在这个岗位经验丰富的人去梳理,直接看工作指引了解工作如何去做。做领导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工作如何做的。
再次,他总是带着问题去看工作,去思考进而去找资料去请教人。这有点像我们在看书,如果只是一味的翻书,那么可能知识点记不住,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我们带着问题去翻书找答案的时候就会发现读书的效率很高。
所以,我现在要求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先有方法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去思考去找方法,比如把之前的案例找出来,请教别人工作指引,梳理出流程和需要准备的材料,严格按照方法论去做,虽然很笨但是不会出错返工。有的时候“慢工出细活”,再进一步讲这就是我们干工作中常说的“脑勤”,再干一件事情之前先清楚再干。
很多时候我们盲干,费时费力效果不好,其实比起行动懒惰的更可怕的是思维上的懒惰。
03
最近看到一个知乎博主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几个问题,问题发人深省:
“你现在的状态,付出和收入是否成正比?”
“如果不是,你是否在损失眼前的收获,押注于未来的时间价值(深造、长线式学习)?”
“如果没有,你是否正在做你喜欢的事情?”
“如果不是,有没有可以改变现状的途径?”
作者说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思考会带来一个非常痛苦的认知转变过程,你试着每天这么问自己几次,时间长了,肯定三观崩塌。
现在生活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偷懒,逃避去思考现实的问题。
比如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一概不知,
房价、地段、区位一窍不通,
灰色区域充耳不闻也没想着去了解过,
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进行一种简单的冬眠动物囤货式“自我提升累积”。
很多人都在假装努力,开始所谓的打卡,读书、运动、学英语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提高。
每天只是心理安慰:哎呀,我今天又做了好多事情!可是事实上呢,你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所以有一句话这样说“你只是假装努力,但是生活不会陪你演戏”。
你真的是勤奋,但是你的低水平勤奋毫无价值,你真的是在忙,每天加班,但是你依旧是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原地踏步?你一心想来大城市,可是过了三年、五年甚至更久,别人都已经成长了许多但是你还如刚来的状态……
可能你行动不懒惰,但是思维懒惰,思维没有先于行动,凭着感觉做事,结果并无所成。
04
怎么克服思维懒惰呢?有几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 先去体验
如果你想去做一件事情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不如让做的好的人带着你去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告诉你方法或者带给你动力和思考。
比如你英语不好,可能是你对英语不感兴趣,可能没有学习的方法,可能还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动力,那么你可以跟着英语好的朋友带着你去一个英语沙龙,去认识一些外国朋友,体验一下与外国友人交流的乐趣。
特别是当你觉得欣赏一个金发美女,你想去认识,你肯定有动力去练习口语。
或者当你想去考雅思,这个时候有一次游学的体验,当你发现留学可以看到很多外面美好的事物,留学之后的那些年轻人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认识很多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那么你也会开始有动力去思考学习英语,继而去学习。
如果你真的还不知道怎么学习,就报一个信得过的名师班,让她带着你去学习。
2. 把目标进行分解
我们思维的懒惰,因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对于复杂的事情,或者没有那么着急的事情都会选择的性回避。
所以我们可以把事情进行分解,找到一个切入点。
比如写一篇论文,经历过写作的人都知道很痛苦,要反复修改,但是你必须要思考如何去写,怎么去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那么首先就要对任务进行分解,先选题、再列出框架、再找素材、先给出一整块的时间写出第一部分,接着第二部分,直至结尾。没事儿,先写出初稿就好。然后自己先看一遍进行修改,拿去征求意见,进行修改。
如果你一开始思考出的主题、框架比较完善的话,那么充实内容的工作就相对简单一些了。
做任何事情,我们畏难,都是正常的,那么就先分解,找出切入点,先走出第一步就好。
3.设计出思路
某知乎博主说,一件事情,能够长久做下去,无非两个方法:
1)降低它的阻力;2)提高它的动力。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极其有效的分析方法,小到个人成长,大到行业趋势、国家政策、经济发展,都适用。
比如你想知识变现?
非得从年入百万开始吗?不一定,实际上达不到这种水平。
但是我们先可以开始把它降低成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你读一本书,读三遍,然后抽出其中的要义,输出成一个分享的PPT,那么这样你就具备了知识变现的一种能力,有知识输出。
接着你可以尝试组建一个小群或者朋友进行分享,做100+的知识分享,锤炼你的知识变现所要具备的表达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要有反馈,这帮助你打磨好分享,当你分享多了就更自信了,然后你可以再选择一些平台输出。
等着你输出多了,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随着个人品牌不断打造,你会有更多的读者、支持者,他们有可能成为你的粉丝,当粉丝达到一定量,比如5万粉丝,10万粉丝甚至百万、千万粉丝的流量时,就可以变现了。
变现的方式,可以是课程分享,可以是出书,可以是自媒体广告合作,可以是咨询等等。
你会发现,当你克服思维的懒惰,并拥有很强的行动力、执行力,那么你再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切都变得轻巧、明亮、清晰、简单了起来。
我们都想高效能,都想成功,都想付出有回报,所以需要克服思维懒惰,找到方法论,刻意练习,反复打造的过程,坚持下去,会真的看到成长。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