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青春之惑,寻心之所托

解青春之惑,寻心之所托

作者: 赵清水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22:29 被阅读0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亦寻心之所托者、心之所志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百寻未见,乃青春之惑,心之所往,或在灯火阑珊,或在眼前。

      惑从忧来,寻知我者。

    青春之语,莫如“不懂我,不知我,知我者何求?”此为青春之忧,忧积,乃成惑矣。无人可解,终为惑矣。人生一世,情者易得,知者难求。伯牙与钟子期相遇于无意之间,伯乐与千里马岂不是马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知吾者于人,难寻。知吾者于书,难寻。知吾者于诗词者,易寻。托吾志者于诗,寄吾情者于词,解吾心之所惑,填吾心之所缺。莫不快哉!

      托诗言志,寄词于情。

      托志于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青春之志当有拿云之势。“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青春之志亦有乘风破浪之万钧之势“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年应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之气。大好年华不常在,紧握青春当拿云。托志者于诗,时常当自勉。不惑于志,亦不惑于行。人生漫漫,志为人生之始。“咋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生之第一境界,亦为破心之所惑,寻得志之所在者也。读遍唐诗几万首,不须言志在心头。

        托情于词。青春之少年,情亦未长矣。情之所需,亦大矣。父母之爱,师朋所给,必有所偏。男女之爱,亦成少年之所求,如干柴烈火兮。情者,寡于此乎?“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此为豪情之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为离别之词。“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相思之词,最是令人愁。词中亦有男女之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其词不限于男女,亦可取他意之用。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心中之情千万种,一叶障目不可取。情生于青春,长于青春。青春惑于情,青春感于情。万千人情集于词,青春情长寄于词。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青春之感,亦于心态。虽积极入世为儒家之所倡,而内心要以道家为本。古文人志士亦如此,今青春少年亦如此。“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放翁也曾积极出世,也曾青春年少,直到看尽人间,才知富贵于我如浮云,心胸宽阔,亦无忧无惑。出世入世,一瞬而已。疑惑解感,亦在一念之间。

      所托于诗者,解青春之所志。所托于词者,解青春之情惑。青春于人,大好年华。初识人间,惑亦不绝。寄青春于书,解青春之感,亦青春无悔,亦人生无悔!

       

     

相关文章

  • 解青春之惑,寻心之所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亦寻心之所托者、心之所志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

  • 知者,智也

    知者,智也。人有惑,故问之,思之,解之。惑已生,审问之,问惑之根本;继审问,慎思之,思惑之因由;慎思毕,善...

  • 心之所托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夜读陶行知 ,再...

  • 下水文言文 “豁”然开朗

    “ 豁”然开朗 世人皆有惑,孰能无惑,惑而不解,其为惑也,惑而解之,其为朗也!...

  • 一江纷乱  恍如新生

    一江纷乱,逝去无声。 生女多情,情多易扰, 扰而易惑,惑之不解, 解之烦忧,忧之而思, 思之不眠,眠少易怖, 怖之...

  • 足下惘思

    我似一只悠闲的小鸟,在那条大路上与伙伴追逐嬉闹,欢快的步伐令我心生疑虑,却问同伴但解之惑, 顿然之悟:吾不同彼之步...

  • 读书随想

    近来读书甚多,久习不得其解。身体困顿,凡观事尽显乏味之意。此非我所爱。惑之不解,心意难消。阅事愈多,惑之愈...

  • 心之惑

    一直自认为,从教多年的我是一个不错的“知心大姐”,我可以解决一切学生的问题。然而,今天我竟开始怀疑我自己。 班里一...

  • 心之惑

    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不知不觉已经一年半多,170班的战友们经由文章已经成为“熟悉的陌生人”,透过文字,可以揣测战友...

  • 靠而思

    变幻纷繁,不过肉身之经动矣, 悲惧惑逸,皆至清明之调理矣, 清明乐逸,俱从顺寻之自处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青春之惑,寻心之所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b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