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我下楼去取快递,路上遇到一个刚退休的同事,她牵着三四岁的小孙女,见了我,她低头摇了摇小孙女的手:“宝贝,叫校长。”孩子抬头看了看我,没有按奶奶的吩咐叫我,而是说了一句“我的左手现在没事了。”
我非常纳闷,问她:“宝贝,你的左手怎么了?”旁边的一个男士,大概是她的爸爸连忙解释:“她的手前段时间摔伤了,刚刚进行了复查,医生说没事儿了。”
我恍然大悟。孩子就是这样,常常活在当下的感觉里,这个孩子刚刚从医院复查回来,听到医生说的“没事儿了”,心里一定非常开心,这就是她当下最重要的感受,所以无论她见到的是谁,她都特别想要跟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想象,摔伤以后,平时活蹦乱跳的她一定被限制了行动的自由,甚至还可能要吊绷带,还可能会有些许疼痛,现在终于可以得到解放了,她的心里是如何雀跃!她是多想大声宣布自己的这一喜讯!她又是多想跟他人分享这份快乐!所以,她顾不上奶奶要她叫我的要求,也不知道我并不了解她当下的感受,她只是想告诉我她痊愈了,她只想要表达她的欣喜。
不一会儿,他们到家门口了,于是我向他们挥了挥手,对孩子说了一声:“宝贝,拜拜!”这回孩子听话地回了我一声“拜拜”。孩子就是这样,只活在自己的感受里,多有趣呀!
晚上,小侄儿打来视频电话,小家伙在视频里不是做鬼脸就是摆弄各种小动作,没有一个正形。我问他什么,他都不肯好好回答,不是故意压低嗓子,就是故意大声叫唤,时不时还在镜头前晃动脑袋,不让我看到他。可是弟弟说,他刚刚还说想念姑妈了,这会儿又不肯好好说话了。我知道,小家伙其实愿意跟我在视频里对话,那就已经是在表达想念的意思了,只是不肯承认罢了。
一直以来,只要是用微信语音或者视频电话这样的方式通话,小家伙都是用这样跟我交流的,没有一次是正儿八经的、乖乖的,有的时候还故意拖长了声音,或者把一句话重复好几遍,总之就是不肯好好说话。但是见了面,他就会拉着我说这说那,把跟我分享他与朋友、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向我介绍他的老师,这时候的他与电话里的他简直就判若两人。我想,或许这就是他的表达方式吧,是不是也挺有趣的呢?
有时候想想,孩子们还真的挺有趣,只要你用一双欣赏的眼睛去观察他们,你一定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但每一个孩子都非常特别,而且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