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乡的童年》:教育的本质

《他乡的童年》:教育的本质

作者: 十三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9-25 12:02 被阅读0次

    看到现在的小孩子很辛苦,在学校有学不完的课程,放学回家有上不完的兴趣班和培训班,几乎没有时间成为一个小孩子;现在的家长也很辛苦,工作上要殚精竭虑,下班了要马不停蹄接送孩子上培训班,还要冒着随时气出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辅导孩子做作业,几乎没有时间成为一个人。

    不管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处在一种极度内卷和焦虑的社会氛围中。感觉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人,无论是老师,办公室白领,工厂的工人还是网络主播,不管做什么,都在讲一个快字。所有的人都像上紧发条的齿轮,不停地在运转。

    更让人难过的是,多年的学校学习,牺牲玩耍和休息时间所学的知识,毕业后却无法运用到实践中,我们变成了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矮子。

    豆瓣上有条扎心评论:在中国做一个小孩子太难了。

    我不禁在想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学习知识吗?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快乐?难道是要不快乐的小孩子长大成为不快乐的父母、老师......然后继续教育不快乐的小孩子吗?

    看完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仿若一道闪电击中了我:教育的本质难道不是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人成为人吗?

    片中周轶君和她的团队走访了全球6个国家,探索他们的教育之道。看着镜头里那些快乐的孩子,我想,也许我们很难短时间内改变我们的教育系统,也不会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但做为家长,作为一个成年人,或许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家庭中回归教育的本质。这多少应该算是一种慰藉。

    从日本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帮孩子树立规则:建立集体意识,但又保护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可以学习他们利用校园设计拉近孩子之间的距离,利用设施不便激发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学习日本妈妈给孩子制作学校用品并以此为傲的做法,除了买,也许制作是一种更好的建立链接的方法。诚然,我们看到日本社会过于顾虑他人的文化传统也让孩子们失去表达自我情绪的机会,这会让孩子的一生都过于压抑。所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写字、哭闹还是画画,释放情绪,才不会压抑自我。

    而英国的精英教育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除了文化课,它还注重艺术、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本质一致,但不是表面上的素质,而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教育也更趋向于从所学内容的本质出发,去探索有关它的一切。就拿马术来说,在英国,学马术是在建立人与马的链接,是以集体学习、体验教学的方式完成的。而对比中国,更多精英家庭更喜欢花大价钱让孩子去接受私教课,每到时间,只是骑上马机械的完成课程,没有和马的交流与链接。所以,同样是教育,一个是真的享受教育,一个只是为了完成教育,这和吃饭的道理是一样的,好不好吃高下立见。

    同样作为人口大国的印度,脏乱差大概是我们的第一印象,然而,美国大型企业尤其是医疗和互联网行业的高管和顶尖人才,却大都是印裔。印度的混乱和教育成就的两极化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教育体系让印度的人才教育能够如此顺畅的和国际接轨?片中的老师介绍到:印度人很擅长在混乱中建立规则。他们只不过是利用了这种劣势,并从中学会了任何时候都要有替代方案的思维。所以,问题总会解决的,用plan A 、PlanB或 plan C。面对问题,发散思维,而不是被一个标准答案限制住。同样的,对于孩子的接纳和包容也让印度的教育有了更多可能性。有位台湾的妈妈说她以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那么有创造力,那么愿意表达与分享,来到印度以后孩子变得积极开朗,而在在台湾总是被老师希望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孩子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甚至觉得自己没用,愚蠢,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听话、乖巧,希望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发展,却不能接纳他们原本的自我,所以我们把本该在自然界自如成长的花朵放进机器,让他们变得一模一样,却还在质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没有创造力。

    没有考试竞争的芬兰,教育却是全球领先,它的秘诀就是:让孩子成为孩子。在那里,教育不是上课手背后,坐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而是随便你想做什么,可以吃东西,只穿着袜子把腿挂在桌子上,可以躺在地上,只要参与课堂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教育也是一大特色。在有森林的地区,老师会带孩子去森林上课,布置相关的任务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而不是从课本上生硬地学习。同一个知识点,老师会用物理、数学、艺术、英语等不同的课程不同角度去讲解,学科的联系是自然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需要随时运用到生活中。学习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同时,因为芬兰社会的高福利,他们不需要担心生计,社会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成为一名医生,也可以选择成为一名清洁工,只要你想做,没有人会看轻你,也不用担心工资没有保障。即便你不擅长画画,甚至没有人看你的画,但只要你想画,并且享受画画的每一分钟,就可以画画,老师和家长还会鼓励你画。到这里的时候,周轶君哭了,因为我们从小所受的打压式教育,也许有很多个画家、音乐家、艺术家都被泯灭了。而我们自己的梦想也在日复一日的打压和嘲讽中日渐凋零。芬兰没有考试,没有竞争,每个孩子都是他自己,他只需要做他自己就好,所以他们快乐,充满创造力,眼里都有光。

    被称为创业帝国的以色列,不仅全球的企业喜欢扎根这里,更有很多十几岁的孩子成为了CEO、CTO、COO,经营着自己的企业。他们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好玩,为了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业,为他人创造便利,为社会创造价值。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有更强的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所有的幼儿园都有防空洞,即使发生战争,在防空洞也可以正常上课。犹太民族对错误和失败的接受是难以想象的,或者说对他们来说没有失败的概念,甚至鼓励失败。他们认为失败不过是没有达到目的,没关系,继续尝试,一次,两次,直到成功。重要的是采取了行动。企业融资的时候,有过失败创业经历的人会比没有失败的人更容易拿到融资,因为投资人认为失败过的人更有勇气,更能吸取教训。另外,他们鼓励质疑,无论是权威,专家,老师还是经典的书籍,他们都希望孩子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去质疑。而不是做个没有思想的木偶人,接受别人给你的一切。孩子们有自己的自主权,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几点睡觉吃饭,做什么等,人生的遥控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而不是家长手里。在以色列,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他们接受教育不是为了文凭或体面,不是为了薪水的高低,而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做自己的主人,也做知识的主人,而我们却被知识奴役。

    最后,镜头来到了台湾和大陆,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在为了我们的教育做出改变和努力,比如台湾教人写汉字的老师,比如大陆那些把传统文化融进课堂的开拓者,他们都在探索教育本质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我们看到孩子们更加快乐,谈起传统文化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也许,教育的本质并不是教什么,而是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

    为什么教回答的是人生哲学的终极问题:我是谁?它是谁?我和它的关系以及我和他们的关系。

    而怎么教回答的是人的权力的问题: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人成为人。

    教育最终需要回归本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乡的童年》:教育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mt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