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拾珍——忆童年

作者: 一碗酥油茶 | 来源:发表于2022-09-25 09:05 被阅读0次

    曾经,我住在竹海之中,那是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老家位于江南一个小镇的乡下,与上海郊区接壤,不过算起来是两市的边地。村庄里竹林很多,几乎家家屋子周围都有或大或小的竹园。江南就是水乡,河道弯弯,四通八达,以水为界自然形成了很多“小岛”。我家所在的”小岛”上共有5户人家,户户独立,每家之间都隔着一些距离,不过每户屋后的竹林却不分家,密密的连成了一大片竹海。在这片竹海内有一条沟将竹海分成南北两部分,这条沟原先也是河的一部分,再早一些年时这里也是乡人的房子,他们搬走后,这段小河没人使用,河岸慢慢塌陷,淤泥越淀越厚,就沧海桑田了。竹子无人管束,越长越放肆,终于吞并了旧宅基地。小沟北面那片竹林里也散落了两三家住户,他们是真正的竹林人家。

    史上很多文人骚客咏竹,咏叹竹的风骨如何如何,但毕竟都是一厢情愿的想象,是虚的。竹林的实在在于它的确是个大宝藏。

    惊蛰过后春雷炸响,细雨沥沥,经常黎明下雨,天亮就收了。早晨的竹林清气氤氲,雨水从叶子上滴落下来,有时滴在边上的树叶上,吧嗒一声。在林间小道走过时还会听到些悉悉索索的声音,好似林中藏着什么小动物,若循声而寻,方知是春笋竞相从松软的腐竹叶中顶出来的声音。日本人把竹笋叫做“竹的子”,如此充满生命力可不就像孩子么?新笋是一等美味,但并非所有的笋都鲜美。绍兴那边盛产毛竹,春天巨大的毛竹笋是他们的风物,那种笋口感是嫩,不过太苦涩,判它个瑕过掩瑜。冬笋是过年的一道名菜,民间盛传它鲜美无比,然其苦涩比毛竹笋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辜负了笋的美誉。万幸,老家的笋不负盛名,口感鲜嫩,不苦涩,相当鲜美。吃过这样的笋才不难理解为何唐太宗好之,苏东坡爱之。

    二月底刚出笋的时候,大家都急切的想品尝,看见稍稍冒了点尖后就奔走相告,大人们告诫小孩子不要进竹林,以免踩到竹笋,踩到了它就不长了。还告诫如果看到哪个笋出土了千万不要用手指指点,不然它会隐去的。这个告诫代代相传下来,我们小孩奉若圭臬。我在老家生活时见过两种东西长起来是肉眼可见的,一种是茄子,一种是笋,上午跟下午完全是两个码。想吃到头茬笋完全不用久等,耐心好一点的,冒尖后等两天,它已经半大了,高10公分,呈锥形。性子急一点的等一天,那半截从土里掘出来。吃笋的确要快,这长个速度没几天就会脱离笋相,压缩的竹节拉长了就有了竹子的雏形,就像一个胖娃娃长成了十来岁的少年。好在竹林体恤人意,笋是渐次生长的,从二月底可以吃到四月中。

    至于笋做的佳肴在春天几乎尝遍了,名满天下的油焖笋自不必表。笋无论跟荤搭配还是跟素搭配都能锦上添花。造物弄人,如今我已成为素食者,但列几样素菜搭配吧。笋尖蒸蛋:只取最嫩的笋尖,剁成碎末,打个鸡蛋打碎加入水,调好盐,味精,倒入笋尖碎,烧饭时放蒸板上蒸,饭熟了它也熟了。吃之前再浇上一勺酱油,本来有点腥的水蒸蛋有了竹笋的香气更适口。此外还有竹笋炒鸡蛋,竹笋炒咸菜,竹笋酿面筋,有时简单的把竹笋切成条,烧饭时干蒸,同时另拿小碗倒一点酱油,一点油,放一点盐,味精调好蘸料与笋条别别分开一起蒸,吃的时候把笋条拌入调料,与油焖笋异曲同工。由于没加一滴水,笋的鲜味没有散泄而完整保留,食后舌本留香。我们那时上学离家远的都自己带午饭,午饭时互相看看,差不多都带各种笋做的菜。

    到了三月中后,笋已经多到泛滥了。我们也吃得极过瘾,任凭竹笋疯长。苏东坡贬去岭南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他老人家怎么吃荔枝的,我们就怎么吃竹笋的。

    四月上旬蚕豆初长成,头茬尝鲜也有个风俗:摘一些新蚕豆剥好,放清水里煮熟,拿笋衣卷成冰激凌筒状包着吃。笋衣就是竹笋褪去的那层棕褐色的叶子,很大张,竹林里随便捡,不光可以包蚕豆用,还可以包粽子用。

    在蚕豆新出时会有野炊的风俗,就是在屋外用砖头搭一个简易的灶台,将竹笋,蚕豆,以及其它应季的鲜蔬切成丁放油里炒一下,然后加入大米焖熟。这不是小孩子闹着玩的,而是大人参与的,现在想来它的正本原典大概源于庆祝春季的丰收或者感恩季节,土地之类的古老的一种祭吧。每逢这种时候小孩子们难言的兴奋之情完全与节日相应。

    夏天还可以在林间找到两种奇珍异馐:鞭笋和树平菇。采这两样并非有意,父母也从来没教过识别它们,又是竹林给的惊喜。起初,在林间小道走过的时候发现地面凸起了一个包,挖开后发现长的像竹笋,别处再仔细看看,竟发现挺多的,就都挖了出来。鞭笋是竹鞭的节上长出来的新笋,而竹编其实是竹子的根。个头不大,但贵在难得。其鲜美更胜春笋。树平菇是偶然一抬头在一棵枯树上看到的,爬上去小心的整朵采下来。它的外形像地平菇,但个头更大,肉非常肥厚,它没有地平菇的土腥味,带着一种树的清香。母亲见带回这种稀罕物不禁大喜,她告诉我们这种菇叫蕈(不是现在这种蕈菇),很好吃的。当天母亲就清炒了下,全家四口,母亲的厨艺倒数第一,不过上等的食材弄熟了便是珍馐。

      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这片竹海如今已荡然无存,然而它曾慷慨所赠的这些美味给我留下了浓浓的去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林拾珍——忆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mt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