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来自:石墨社(smshe189)
1999年上映过两部电影,后来都成了经典。
一部是爱德华·诺顿和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搏击俱乐部》,豆瓣评分9.0。
还有一部是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美国丽人》,豆瓣评分8.5。
这两部作品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前者讲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奇遇,用幻想中的自己,无意间造就了一个影响全国的组织。而后者,更多的是用一种文艺唯美的手法,对一个中年男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进行剖析。
然而,12年后,有一个导演却做了一种尝试。他拍了一部和《搏击俱乐部》剧情结构类似的电影,请了《美国丽人》的主演凯文·史派西担纲主演。
这个导演叫伍仕贤,这部电影叫《形影不离》。
伍仕贤的艺术坚持
伍仕贤的名字并没有多少人记得住,但是他的作品却被很多人看过。
2001年的时候,当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终于意识到电影国际化趋势之后,开启了后来国产大导演大片时代,当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影像化的个性表达,用来反抗世界的规则与个人束缚的时候。伍仕贤才刚刚跳脱出自己的电视广告和MV圈子,拍了一部短片小试牛刀。
片子叫《车四十四》,获得了获得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比起其他导演,伍仕贤是一个极具个人风格的创作者。而且,他非常能够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用别具一格的影像手段表现出来。除此之外,伍仕贤是一个难得的接地气导演,他的作品很容易与普通大众以及社会现实产生关联。
《车四十四》其实讲的是一个人群冷漠的故事。女大巴司机载着一车乘客行驶在路上,途中遭遇劫匪,女司机被劫匪拖下车准备强奸,此时车上的乘客纷纷趴上窗户观望,却都选择性失声。
唯有一个男乘客号召大家下车去救人,却无人响应。最后,他独自一人前去拯救女司机,最终寡不敌众。女司机最后衣冠不整沉默着回到了车上,将那个想要救自己的乘客赶下了车,然后载着一车人离开了。
故事的最后,是这辆大巴失事,全车无一生还。
故事很短,回想起来却很震撼。片中所揭露的乘客行为,其实就是后来网络上时常被人讨论的社会冷漠的道德观。
紧接着在2004年,伍仕贤执导了剧情长片《独自等待》,这部电影后来成为无数青年男女心中关于恋爱的经典作品。
也是在这部电影里,伍仕贤将他深入角色内心世界的洞察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人物的碎碎念,还是角色的小动作,都真切的抓住了恋爱中的男女那些小心思,自卑、心急、虚伪、遗憾等情绪,一览无遗。
为了营造角色的内心世界,伍仕贤采用了多种符号贯穿其中,比如广场舞大妈的音乐、比如酒吧的杂乱、比如人群的声响等,都极度贴合角色在当时心烦意乱下的胡思乱想。
这一点,很好的继承在了《形影不离》。
与前作不一样的是,《形影不离》的剧情设定,是男主李越(吴彦祖饰演)内心世界所产生的幻觉在现实世界的人格化形态显露。因此,关于男主内心世界的碎碎念,都通过幻觉人物实际呈现出来。
但有一场戏很令我印象深刻。
当李越因为幻想角色老查(史派西饰演)对自己生活的干扰,使得他想要彻底逃离这种生活,也就是决定使自己清醒。
他将老查甩在车后,然后将自己锁在卧室,整整一天的时光,老查一直在外面敲门,甚至到最后,老查用电锯破门而入。
相信有过精神烦乱遭遇的人都很清楚,当自己内心不安宁的时候,所有外在的动静都会使得自己内心情绪波动。
《独自等待》中求爱不得的陈文如此,《形影不离》中的李越也是如此。那种一直在耳边回荡的声音,其实就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杂念和心结,当敲门声一直存在,窗外的阳光在屋子里扫过一遍,这种念头还一直存在,直到最后老查破门而入,其实都是李越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对抗。
包括他服了药之后的精神恍惚与幻觉,都很好地体现了普通人面对精神打击之后所表现出的脆弱。幻觉世界之中的街头寻找老婆阿胖的戏,正是伍仕贤的拿手技巧,拍电视广告和MV出道的他,掌握凌厉的剪辑手法,通过快节奏和声音强弱控制,实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感官化呈现。
这一点在《独自等待》中陈文意识到自己失恋时就用过。
伍仕贤是个玩情绪的高手,这得益于他对于一些经典大师手法的运用。为了表现人物的孤独感,《形影不离》还致敬了一把库布里克在《发条橙》。
当李越在街头发疯砸了豆腐摊贩之后,被带到了警察局。面对空旷的审讯室,他感觉到自己被孤立,自己与审讯室的门之间的距离也被感官无限拉长。特别是当警察进来之后,本来是坐在他面前,却在他的意识里,相距遥远。
这一感觉,类似于《发条橙》中男主为了戒毒在卧室里产生的幻觉,其实很符合现实中人们的真实感官。
总的来说,《形影不离》确实延续了他一贯的影像风格,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挖掘和呈现,比较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而比起《独自等待》中北京老胡同里哥们之间的感情故事,《形影不离》格局就要大了很多。
一方面对于广州这座城市的符号,比如建筑、市井都提升了规格。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剧情设定,也不再只是个人感情为出发点,以李越为核心的家庭男人身处失业、婚姻之中的诸多无奈困境进行解剖,所牵涉的情节也加入了冒险、阴谋等元素。
当然,唯一不变的,就是伍仕贤在圈子里的号召力。《独自等待》中包括羽泉、袁泉、周润发等明星助阵,都无时无刻不在给观众惊喜。
而《形影不离》这次玩的更大,直接把国际影星凯文·史派西请来,不过还好,后来红遍全球的《纸牌屋》还没上映。倒是片中另一位客串大咖彼得·斯特曼因为在《越狱》中饰演的黑帮大佬被国内影迷记住,成了当时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然,《形影不离》还是一部比较有明显中国元素的电影,不算大片,算是大片的本土化尝试。
本土化尝试
《形影不离》其实在剧情结构上与《搏击俱乐部》极度相似。而彼时,同样是幻想角色主题的电影《鸟人》也还没上映。
《形影不离》成了一次本土化的尝鲜。
值得肯定的是,伍仕贤是一个很有自主想法的导演,《形影不离》虽然采用了《搏击俱乐部》的基础剧情设置,却并非《搏击俱乐部》的翻版。
《搏击俱乐部》的风格其实是黑暗和悬疑到底,将一个精神分裂患者的遭遇推向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以此揭示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心里压抑现状。
《形影不离》的剧情要显得简单直接。
李越是一个典型的普通青年,工作中遭遇着领导的职场潜规则,总是想要反抗却又畏畏缩缩。婚姻生活里,因为不久前的一场车祸,导致父母不幸离世,而妻子也流产了。
生活的不幸遭遇,是导致李越产生精神分裂的直接原因。
一般来说,我们无法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而他们也无法准确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因此,精神病患者常常向外界表达一些难以理解的情况,其实正是他们试图用一种自己可以信赖的形式去完整自己的内心想象。
但归根到底,这种内心想象其实还是对自己实际生活中所缺失的东西,一种精神弥补。
正如莱昂纳多在《禁闭岛》中的表现一样,他给自己编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赋予了角色性格和故事逻辑,然而关联的其实是自己婚姻生活中的不幸遭遇。
李越也是如此,正如工作中始终犹豫不决不敢反抗的他,在婚姻中也是唯唯诺诺,受车祸不幸的打击,让他产生了逃离世界的想法。
也因此,他与妻子的关系岌岌可危,两人始终不肯正面面对,无法敞开心扉。
李越对自己的封闭,如同屋子里鱼缸中的金鱼,活在悲伤的情绪里,无可自拔。
但同时,他又是渴望被理解的。
工作中他讨厌上司的虚伪,总是想着要揭发上司欺瞒真相的行为。可是没有人支持他,自己的同事在他眼里被归类为与领导沆瀣一气的人。
婚姻中,始终无法放下车祸的遭遇,特别是妻子的流产,让两个人中间产生裂缝。
李越希望妻子回到身边,也渴望着两人关系和好如初,如同他始终无法忘记的为妻子拍摄的视频一样,他把这些记忆锁在储存卡中,正如把自己封闭在孤独的角落中。
因此,幻想角色老查和幻想中的妻子才出现。
老查的出现,满足李越内心存在的对生的渴望。比如他想要上吊时,老查的一番劝阻。同时,也是满足李越内心对罪恶的痛恨,对正义追寻的执念。
包括在幻想人物的鼓励下,放了上司轮胎的气。甚至为了让自己感觉不那么没用,深入社会黑暗行业中,以英雄的形象去惩罚作恶的老板。
这种剧情,并不少见。
中年男人的个人危机近几年常常被展现在大荧幕上。前面也说了,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美国丽人》,对这种状态有比较文艺的表现。
《形影不离》的故事要简化很多,也阳光很多。
沉迷于个人情绪之下,李越的每一次精神释放,都表现了他对家庭婚姻的渴望,包括幻想之中与妻子的缠绵(现实中妻子已经去了河南做暗访)。
李越在电影中段便通过医生得知了自己患病的情况,知道了老查是不存在的。
但他一开始选择的是继续沉迷,给自己制造了一身英雄服装,并与老查开始拯救世界的计划。
然而,在一次误打了善良豆腐摊贩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已经越发失去理智。为了开始与老查进行决裂,其实也就是自己的救赎之路。
与《搏击俱乐部》不同,《形影不离》的结局是光明的,李越终究是战胜了自己,挽回了婚姻,也维护了正义。这是他所期待的吧。
而本片的本土化尝试,其实还在于他的故事背景根植于本土社会。包括假冒奶粉、甲醛豆腐等黑心商家的罪恶勾当,包括妻子作为电视台记者暗访的那些行业丑闻等。
对假冒奶粉工厂老板的打击,其实也是李越对自己还未出世的孩子的一种遗憾补偿。
社会丑恶一直都有存在,但是我们依然相信正义的力量,大概就是《形影不离》最想表达的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但幸运的是,有的人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始终对爱充满感动,这才是活下去最基本的动力。
最后,珍惜身边的人吧,也珍惜内心最纯真的正义与坚持。
-END-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想说的?
来自:石墨社(smshe189)
网友评论